守护家门口的“水清河畅”!深圳“清淤+生态治理”夯实流域水安全屏障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5日讯(记者 潘润华)站在龙岗河畔新铺就的观景步道上,市民冯女士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感慨:“这水清得能照见倒影,跟几年前黑黢黢的淤泥河完全不一样了!”自去年11月龙岗河干流清淤工程启动以来,这条穿城而过的“母亲河”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水利部确定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我市多条河流正在开展的清淤工程,正是我市夯实流域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作为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上游段,龙岗河曾因多年未系统清淤导致河床抬高、水域萎缩。2012年至2021年间,部分河段淤积深度超2米。如今,随着5公里河道完成科学清淤21万立方米,占工程清淤量超过95%,河道行洪能力已经显著提升。
更让市民惊喜的是生态景观的蝶变。曾经被淤泥覆盖的河岸已重现蜿蜒水线,新种植的芦苇丛随风摇曳,不时有白鹭掠过水面。“现在每天来河边散步的人明显多了,周末还能看到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常在河边晨跑的王先生注意到,清淤后河道两侧同步推进的碧道工程已初现雏形,未来这里将成为集休闲、健身、亲水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清淤带来的生态红利远不止于此。根据渣土分析报告,底泥中10-25g/kg的有机质含量曾让水体富营养化风险高发。随着淤泥被无害化处置,河水透明度大幅提升,水生植物逐步恢复。

(龙岗河干流清淤)
工程高效推进的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创新实践。龙岗区通过“河湖长制”构建多级联动机制,首创碧道与清淤“双工程融合”模式,优化工序衔接节省工期45天,减少重复开挖5公里。
“这次清淤不仅挖走了河道里的淤泥,更挖通了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工程收尾,龙岗河将实现从“防洪通道”到“生态廊道”的华丽转身。
去年同期,大鹏新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开展了三溪河河口段志愿清淤行动,活动前通过多渠道发布招募令,办事处及辖区社区党员和群众积极响应,活动现场共清理河道淤泥面积900平方米,清理阻洪物10立方米,河道疏通立见成效。自2025年1月至今,大鹏新区水务局联动义工联等社会组织力量,陆续组织辖区企业员工、学校学生、志愿者等参与清淤,共同守护家门口的“水清河畅”。

(三溪河河口段志愿清淤行动)
三溪河河口的淤泥、砂石等阻洪物清理后,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风险,消除了因淤积导致的“死水区”。同时还通过水草种植、生物措施降解淤泥,加强河道养护,改善了水体自净能力,为鱼类、鸟类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栖息地,提升片区人居环境质量。
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进一步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还陆续开展了深圳河干流及支流、茅洲河光明段、观澜河下游、福田河暗涵段等清淤整治工作,通过“清淤+生态治理”,2024年推进66条河道清淤、1.8万公里排水管道清疏,全年完成清淤量54.9万立方米,推动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这些工程不仅保障了水安全,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未来,深圳将继续以河长制为引领,不断加强辖区内河流的综合治理,统筹流域防洪排涝、水质保护、生态景观等综合提升,全力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水清岸绿、鱼鸟共生”的生态画卷。
相关文章
-
主角江振江月苏琳小说完整版最新章节-回归豪门,我为夺权而来免费阅读全文
《回归豪门,我为夺权而来》主角为江振江月苏琳,作者吟风辞月如沐春风的脑洞跟想象力,情节环环相扣,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江振国的反应最快,他毕竟是商场上的枭雄。震惊过后,他立 2025-09-16 14:20:42 -
沈书瑶顾世钧小说<他沉寂多年,只因等她开口>全文在线阅读
《他沉寂多年,只因等她开口》是一部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南风茉莉创作。故事围绕着沈书瑶顾世钧展开,揭示了沈书瑶顾世钧的冒险与成长。这部小说兼具紧凑的情节和深度的人物 2025-09-16 12:23:20 - 林晚顾西洲叶倾倾是一位普通的年轻人,在临西梦的小说中,他意外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从此之后,他踏上了一段充满冒险和挑战的旅程,与邪恶势力斗争,保护世界的安全。这部短篇言情 2025-09-16 10:21:26
-
(全本)老婆为哄顶流开心用女儿做诱饵,女儿死后她悔疯了主角钟晴陆羽陆飞全文目录畅读
口碑超高的短篇言情小说《老婆为哄顶流开心用女儿做诱饵,女儿死后她悔疯了》,钟晴陆羽陆飞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角色,无错版剧情描述:偷偷跑出去。临走前还拉上了帐篷的拉链。 2025-09-16 09:45:06 - 第三章屏幕熄灭的那一秒,顾怀瑾不顾我怀里的儿子哭得撕心裂肺。强拉硬拽将我拖上车,带到林若薇家楼下。林若薇站在楼顶,手死死抓着栏杆,生怕自己掉下去。明明是一副不想死的样子 2025-09-16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