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3:44:00    

黄河之畔,动能澎湃。山东省滨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产研融合等领域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进滨州市,深度探访愉悦生命科技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及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解码这座黄河流域城市如何以“科技赋能”书写新时代发展答卷。

纺织基因“织”出康养新图景

在位于滨州市高新区的愉悦生命科技馆内,一根白色管状织物颠覆了传统认知——这是全球首条采用精密织造技术的人造血管,由微米级纱线编织而成,攻克仿生涂层等核心技术,今年7月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打破我国高端人造血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局。

作为纺织业龙头企业,愉悦集团依托高精纺织技术跨界转型医养健康领域。2020年,滨州医学院专家提出“织血管”构想,企业联合青岛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等院所,历时三年突破多学科交叉技术壁垒,实现从纺织材料到生命科学的历史性跨越。如今,该产品入选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成为“以新促质”的典型样本。

展馆内,众款智能设备构建全场景服务体系:外骨骼机器人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辅助脑卒中患者行走,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户外场景提升康复趣味性;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卧床患者体位,预防褥疮并同步数据至护理平台;依托“辅具到家”平台,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等服务延伸至家庭,形成“产品+服务”闭环。依托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平台,企业建有2万平方米十万级净化车间和14万平方米智能装备车间,各类康养产品高达15000余种,涵盖助行、助餐、助浴、助眠、助听等多场景,多款科技产品入选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四链融合打造“科创雨林”

作为区域创新“强磁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以“1+N+3”架构搭建全要素服务平台,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7.73%,产学研合作院校超50家,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领跑。

据介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滨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服务科技创新活动、承载科技创新主体”三大重点任务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科研活动服务体系,做惠企政策的大帮办、产业创新的催化剂、创新人才的汇集区、科技研发的加速器、金融资源的聚宝盆、配套服务的赋能者、成果转化的金摇篮,助力政府主抓、企业主体、院校主动、人才主力、市场主导“五主并举”,推动更多滨州产业、政策、资源、环境优势与高校院所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交汇融合,促进新技术、新应用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集聚各类创新主体240家,在园孵化企业达到81家。联系合作院士4名,引进技术创新人才2300余名,培育人才15330名。汇聚科技创新资源11类1412项,促成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项目135项,服务企业新增知识产权141项,累计科创带动效应规模达88.52亿元,其中带动研发投入7.03亿元、带动科技金融21.27亿元、孵化企业营收27.26亿元,带动产业转化32.96亿元。获批“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国家级平台8项,“山东省技术经纪服务联盟工作站”“山东省市域产教联合体”“滨州山东省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省级创新创业综合体”“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等省级平台16项。

滨州市高新区创新“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机制,选派干部担任企业“科技合伙人”,编制《项目申报日历》精准匹配政策。以山东鸿星为例,“合伙人”协助对接院士团队,其自研金属幕墙系统能耗降低28%,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并冲刺国家级。目前,该模式已促成70余项技术攻关,带动企业获科技创新资金近亿元。

黄河上空的“滨州速度”

在山东省滨州市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内,一架架无人机与轻型飞机划过长空,勾勒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图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山东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管理机构,中心内设无人机航空通行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飞行器动态。据介绍,滨州已获批6340平方公里低空飞行空域,覆盖黄河滨州段至入海口,构建了300米、1500米、5000米的多层次立体飞行格局,可满足不同机型需求。

“在滨州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无人机正重塑物流与急救体系——血浆运输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黄河生态监测实现非法排污实时识别,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试点效率倍增。”据介绍,针对无人机试制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高新区建成智能共享加工中心,配备五轴机床、热压罐等设备,企业“拎包入驻”即可5天完成样机制造,成本降低60%。一架翼展5米的农业无人机在此完成碳纤维部件一体化成型,精度达微米级。

滨州低空经济的崛起离不开高校的深度参与。山东航空学院作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院校,开设51个航空类专业,累计输送7300余名航空人才。此外,滨州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低空经济研究院,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初创企业。长空科技研发的物流无人机获民航适航认证,即将商业化运营。目前,低空运行管理平台已接入医疗急救、生态保护等多场景,形成“研发—应用—服务”完整链条。

科创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滨州答卷

从智能康养到低空飞行,滨州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更重塑了城市气质。正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宣传片所言:“滨州的未来已来。”在这片黄河冲积平原上,科技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答案。

“今日的品质滨州,正以黄河奔流之势激荡创新浪潮,以渤海潮涌之力拥抱产业变革。”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任务”,举全市之力推进“双型”城市建设,打造全省首个市级科技大市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加快打造“527N”先进制造业集群,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集群的强力带动、产业生态的强力赋能、产业配套的强力支撑,推动滨州制造正以“硬核实力”走向世界。

记者:刘海奎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

  • 杭州:加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部署

    杭州市经信局就《杭州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面向物流、吊运等需求,开发具备中远程路线自主规划能力的载重无人机。面向巡查巡检、应急救援等需求,开发具备多模态感知、自主巡检等能力的特种无人机。面向个人及家庭消费需求,开发 2025-09-09 14:32:00
  • 前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2%

      本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前7月,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19983亿元,增长15.3%;进口25798.6亿元,增长3.3%。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前7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同 2025-09-08 17:53:00
  • 多地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 产业项目成重头戏

    近期,长沙、武汉、福州等多地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从投向领域看,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项目成为重要发力点;老旧小区改造、路网升级等城市更新类项目也占据一定比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投资51亿元的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近日在湖南湘江新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以大飞机起落架产业为核心, 2025-09-05 10:06:00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举办——“沈阳制造”尽显“科技范儿”

    与仿真机器人互动对话无障碍交流、戴上MR设备秒回中学物理实验室做实验……9月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制博会)在沈举办,各式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智能化新产品成为展会上的“主角”,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和观展者。聚焦新质生产力,智能化装备与创新成果亮点纷呈,集中展示了装备制造业 2025-09-02 13:06:00
  •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 加快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勇生存 张静 勇洋(实习)近年来,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依托“星链计划”,持续推进制造技术升级与产业模式转型,以数字化贯通设计、生产、销售、储运全流程,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借助智能化改造焕发崭新活力。9月1日,记者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声轰鸣、焊花闪烁。生产物料自动拣 2025-09-02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