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家庭音乐剧《甪端》深圳保利剧院第三轮首演圆满成功
4月11日晚,故宫博物院出品的家庭音乐剧《甪端》在深圳保利剧院迎来深圳的第三轮全国巡演首演。演出以“中华文物家族总动员”为主题,通过拟人化演绎和沉浸式舞台技术,将故宫珍藏文物活化呈现,赢得现场师生与家庭观众的阵阵喝彩,被赞为“国剧之光”。深圳多所学校组织师生集体观剧,演出结束后全场高唱主题曲《故宫谣》,星光熠熠的互动场景成为文化育人的生动注脚。
文物“活”起来:千年神兽与科技舞台的奇幻碰撞
《甪端》以故宫寿康宫明万历掐丝珐琅甪端香薰炉为主角,携清乾隆金瓯永固杯、南宋缂丝《梅鹊图》等文物角色,通过家庭音乐剧形式讲述文物守护与传承的故事。舞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仅凭十二根飞舞红柱便勾勒出紫禁城恢弘殿宇,配合动态光影与音乐节奏,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九梁八柱”的建筑智慧与文化魅力。剧中台词“子子孙孙永宝用”源自青铜器铭文,传递文化传承的深刻内核,引发亲子观众对家风与生命价值的共鸣。
教育新场景:千名师生共赴文博之旅
作为文博社会教育的创新成果,《甪端》第三轮巡演特别联合深圳多所学校,组织超千名师生集体观剧。南山区某小学教师表示:“孩子们通过舞台互动理解了文物背后的历史,课后主动查阅资料,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罗湖区学校代表则称赞剧目“以青少年视角化解文化认知隔阂”,剧中关于友情、代际沟通的情节设计,为家校共育提供了鲜活范本。
文化IP新里程碑:两年巡演130场,现象级影响力
自2023年首演以来,《甪端》已在全国130余个城市完成巡演,覆盖港澳、新疆等地,并登陆央视春晚。第三轮巡演以“文化传承+科技赋能”为核心,通过创新艺术形式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成为现象级文化IP。观众普遍反馈:“故宫出品必属精品!”“既有传统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是亲子共赏的绝佳选择。”据悉,《甪端》深圳站演出将持续至4月12日,后续将赴更多城市传递中华文脉。故宫博物院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文物活起来”的多元路径,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文|记者 沈婷婷
相关文章
- 五一期间,坐落于从化北回归线山水胜境的国医小镇传承千年中医药文脉,通过“古韵”焕新,以“本草古集,沉浸式演艺”为主题,为游客朋友们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盛宴,五一当天,入园游客破万人。行进式沉浸系统是国医小镇此次焕新的 “点睛之笔”。踏入小镇,仿若踏入时空交错的神秘隧道,12大核心区域如同精心 2025-05-01 18:05:00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张学贞山海潮生,红岛有请。5月1日上午,第二十届青岛红岛蛤蜊节在城阳区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青岛胶州湾国家海洋公园-西南岛)启幕。5月1日—5月5日,拾海趣、尝渔鲜、逛市集、看演出。此次蛤蜊节在延续“挖蛤蜊”等经典项目的基础上,首次引入“Hi浪艺术节”概念,将提振消 2025-05-01 16:35:00
-
礼赞劳动美 江南正青春丨沧浪亭畔觅浮生:园林版昆剧《浮生六记》邀君入画
百年前,姑苏文人沈复于瓦灶绳床间提笔写就《浮生六记》,将布衣夫妻的日常烟火酿成传世情书;百年后,这部“中国最美情书”乘昆剧之翼,于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中翩然复苏。5月1日晚间起,作为国内首部沉浸式戏曲创新之作,园林版昆剧《浮生六记》再次以苏州沧浪亭的亭台水榭为天然舞台,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走进文学殿 2025-05-01 14:27:00 - 黄有为。廖裕民。程邦。胡广金。4月29日,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举行,深圳有35人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10个单位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他们当中,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一线职工,也有日夜伏案锐意突破的科研人员,更有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 2025-04-30 10:12:00
- 日前,七匹狼2025春夏新品发布大秀在历史街道中山路,以“多彩世遗·时尚泉州”为主题震撼呈现。这场大秀不仅是首届泉州时尚周的开幕之作,更因其深度融合世遗文化、前沿科技,赢得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权威媒体的高度评价。科技活化世遗,用时尚唤醒百年历史新华网以“承载百年历史的泉州中山路被一场时尚大秀唤醒 2025-04-30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