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服务为民 志愿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咸阳市渭城区中山街街道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紧紧围绕“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改革建新功”的主题,将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创新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特殊关爱、闭环调解”三维志愿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和谐、友爱、法治的社会环境。

法治宣传“接地气”筑牢基层治理“防火墙”。结合“法律六进”,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通过设点宣传、法治讲座、案例解读等形式,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创新沉浸式法治沙龙普法模式,精准构建全周期基层法治志愿服务体系,开展“民法典故事会”“反诈讲座”10场,覆盖居民6000人次。在7个社区和机关单位打造智能网格普法平台,推送法律知识、典型案例等内容16期,在线点击量突破10000人次。组织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15场。

法律援助“零距离”架起群众“连心桥”。为便于群众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在人流量密集区域设立法律援助咨询点,构建“15分钟法治服务圈”,建立“三位一体”志愿生态体系:1个法律援助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58个网格服务点,实行“预约+上门”双向服务。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志愿团队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法律需求,给予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累计服务68人次。
闭环调解“出实效”激活治理“神经末梢”。切实发挥政法工作专班作用,推进“四前移”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创新“闭环调解”模式,构建“发现-受理-调解-回访-归档”全流程管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通过整合一级网格+二级网格融合巡查、12345热线、信访平台等多渠道诉求,组建“法律顾问+调解员+网格员”专业团队,通过“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志愿接单-社区评单”闭环机制,实施“一案一策”精准调解,建立调解协议履行跟踪回访制度,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今年来,解决停车难、自来水入户等急难愁盼问题23件。下一步,中山街街道继续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为民举措,不断深化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
- 本报讯 (记者 乔欣) 8月26日,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青海省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守法普法工作,实现普法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双向融合 2025-09-08 05:34:00
- 近日,市公安局举行第五批法律顾问聘任仪式,由12家律师事务所组成的新一届法律顾问团正式受聘。其将为太原公安重大涉法决策、疑难案件研析、民警法律援助等工作提供专业支撑。结合太原公安法治建设实际需求,新一届法律顾问团将聚焦多领域发挥专业效能:在决策合规层面,为公安重要行政决策、地方性立法及规范性文件制 2025-09-07 06:29:00
- 为打通法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创新打造“普法惠民大篷车”法治宣传基层行服务品牌,整合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推动普法宣传进企业、进乡村、进集市、进小区,进入农户家中,不断筑牢乡村振兴法治基石。针对企业经营和职工权益保障中的法律需求, 2025-09-06 12:28:00
-
江苏各级党组织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强作风树新风,让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聚焦主题、注重实效,坚持“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一体推进学查改,着力构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让学习教育成效落到可感可及之处。“以前我们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可是个大难题,自建设备运行不稳定,接入市政管网又要省级审批,流程复杂、成本高昂, 2025-08-24 11:20:00 - 鲁网7月23日讯7月22日,莒南县岭泉镇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小状元托管中心,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宣讲活动。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把价值观要求与法治知识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学习法律的同时,深化对诚信、友善、公正等价值理念的理解,真正实现法治教育与价值观培育的相互促进、浸润人心。打破灌输僵 2025-07-23 1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