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5:38:00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南京4月10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姬尊雨)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它们共同构建了动物演化的基本框架。其中,棘头动物门建立已有200余年,但其起源问题一直未得到解答。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在研究员王博指导下,与研究员张海春、博士王盛宇以及国内外学者合作,系统研究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群发现的约1.6亿年前的棘头虫化石——道虎沟侏罗棘头虫(以下简称“侏罗虫”)。研究填补了棘头虫的演化空白,为解决棘头动物门的起源之谜提供了实证。研究成果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棘头虫是一类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体内寄生蠕虫,最典型的特征是其蠕虫状的外形和可外翻的吻突,吻突上有成排的倒钩,用于附着在宿主的消化道内。长期以来,棘头虫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门,即棘头动物门。由于棘头虫的身体构型高度特化,其系统分类位置一直存在争议。

本次新发现的侏罗虫化石的身体整体呈纺锤形,分成吻突、颈和躯干三部分。侏罗虫最奇特的特征是其位于躯干最前方的颚器。颚器整体向前方汇聚,且前部的颚较小,向后逐渐变大,齿的数量也更多。颚器中的齿整体都朝向身体前方,且所有的颚都不超过棘头虫的身体边界,类似的颚器在棘头虫可能的祖先——包含轮虫动物的有颚动物类中广泛存在。

为进一步确定侏罗虫的演化位置,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最新的、包含各类现生和化石蠕虫动物的形态数据矩阵,并开展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侏罗虫的演化位置位于棘头虫的最根部,是棘头虫的基干类群,侏罗虫是尾盘纲轮虫向棘头虫演化的过渡类群。

“侏罗虫的发现填补了生态演化空白,其具钩的吻突和较大的体型表明,棘头虫在侏罗纪可能已经演化出了内寄生的习性,它可能起源自陆地环境,在侏罗纪已经与其它轮虫分化。”罗慈航说。该研究发现,过渡类型的化石在探究动物身体构型演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生代蠕虫化石并非“研究荒漠”,这为研究蠕虫类形态和生态的演化打开了“一扇窗”。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1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现调控水稻分蘖关键菌株 为实现作物绿色增产提供突破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白洋研究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储成才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黄安诚研究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嵩研究员带领的五个科研团队,结合微生物组学、分子生物学、 2025-04-24 07:38:00
  •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石景山区、昌平区、门头沟区、丰台区、通州区、密云区、房山区、大兴区、延庆区、怀柔区、顺义区、平谷区天津市和平区、滨海新区、武清区、河东区、河西区、蓟州区、西青区、东丽区、北辰区、津南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宝坻区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张家口市、邯郸市、廊坊 2025-04-24 05:32:00
  • 以童真演绎高原生态之美

    现场清唱、即兴舞蹈,辨音色、判身形、测体能,18位演员,开放式选角,看谁到底适合扮演什么角色——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兔子、黑颈鹤还是赤麻鸭?这是《高原上的精灵》初排现场的生动一幕。作为西藏首部原创儿童音乐剧,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清唱,都经过创作团队的层层打磨,力求最完美的舞台呈现。《高原上的精灵》以 2025-04-19 19:34:00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座谈会在京召开

    光明日报北京4月18日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座谈会18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武维华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高 2025-04-19 03:14:00
  • 越活越健康的10个小习惯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很多人的梦想。人们最怕面对的事情就是生病,最不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医院。可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进程,人类无法阻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好习惯,延缓这个进程,让自己活的更健康,更长寿。今天,给大家送上10条生活小建议,坚持这些习惯,会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在生活上也将会变 2025-04-16 0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