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潮 创力|杨玉兰:她手握光谱仪 专治电池里那些看不见的“幺蛾子”
编者按:湘江潮涌,劳动筑梦。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红网时刻推出专题《湘潮·创力》,聚焦三湘大地上的劳动者群像。从轰鸣车间的“技术突围”到数字浪潮的“云端拓荒”,从稻田间躬身育良种的“泥腿专家”到实验室里点亮“中国智造”的科研先锋。记录奋斗者如何以“创”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写下力透纸背的答案。
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异物中级工程师杨玉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林佳妮 长沙报道
在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中伟新能源”)无尘车间里,42岁的杨玉兰手持光谱分析仪,正专注地对锂电池材料进行精密检测。蓝色防护服下,她目光如炬,如同给产品进行“CT扫描”的“质量卫士”,不放过任何细微瑕疵。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声名远扬的异物管控专家,曾只是一名仓库管理员。凭借不懈努力与钻研,杨玉兰实现了职业道路的华丽蜕变。
她先后荣获长沙市劳动模范、宁乡经开区优秀工匠等称号,如今又在湖南省劳动模范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奋斗传奇。
从“仓库地图”到“车间革命”
2002年,刚结束超市售货员工作的杨玉兰,在十和田电子有限公司仓库开启职业生涯。面对堆积如山的电子元件,仅有高中学历的她,却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与钻研精神。在她的工作笔记中,密密麻麻记录着货物周转率、货架承重极限等数据。
为绘制首张仓库布局图,她连续多日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在货架间穿梭丈量、记录数据。最终,这张凝聚心血的布局图成功将货物查找时间压缩67%,货物损坏风险降低40%,极大提升了仓库管理效率。
“那时候我总想,多优化一个流程,企业就能多省一分成本。”杨玉兰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道,这份对细节的执着与对效率的追求,成为她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凭借出色表现,杨玉兰完成了从仓管员到车间主任的华丽跨越。2009年,面对600人的生产团队,她大胆将丰田管理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在装配环节推行“模块化责任制”,让单人负责特定模块,有效减少了团队沟通成本与操作失误率。在她的带领下,车间产能每月提升约3000台,年度人工加工成本节约28.8万元,为企业创造了显著效益。
“杨主任的‘产线微积分’理论,把复杂工序分解成可量化的最小单元,至今仍是我们的培训教材。”昔日同事的评价,是对杨玉兰创新能力与管理智慧的高度认可。
用“黑科技”给锂电池来了场“洁癖大改造”
2019 年,杨玉兰投身新能源领域,迎来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挑战——在锂电池材料制造环节,微米级异物是引发电池短路的关键风险源。
传统终端检测模式难以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突破固有思维,通过前端工序的工艺优化与过程防错机制建设,构建从源头预防到多级拦截的全流程质量防护体系。这一策略转型契合“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将质量管控重心前移至制造系统设计端。
“必须建立全流程防控体系!”杨玉兰带领团队开启连续数日的科技攻坚。
在异物溯源的攻坚中,杨玉兰率先引入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原材料光谱特征的精准捕捉,建立起覆盖全批次的溯源档案。她带领团队连续数月在实验室奋战,借助高倍显微镜检测数千样本,最终通过光谱技术锁定4230项异物引入源,为科学防控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2023年3月,新产品研发遭遇严苛的异物管控标准。杨玉兰带领团队扎根车间,对上万组数据进行深度剖析。通过上百次的参数优化试验,她带领的团队成功实现产品合格率100%,赢得客户高度赞誉。
“那段时间杨工直接把办公室搬到了车间,我们劝她休息,她总说‘数据不会说谎’。”团队成员回忆道。
在车间开了所“硬核学院”
推开杨玉兰打造的“车间课堂”,一场充满挑战的学习之旅即刻开启:学员们需要完成堪比“显微镜找茬”的高难度任务,在实战中淬炼对微米级异物的敏锐洞察力。
“上杨工的课像追悬疑剧,每个案例都带着车间现场的‘热乎气’。”青年工程师展示着手机里详实的学习档案,档案中不仅记录着异物鉴别技巧,更藏着无数次实战演练的珍贵经验。
杨玉兰深知,人才梯队的厚度决定着产业发展的高度。她精心设计“异物管控特训营”,将光谱分析、溯源技术等前沿知识融入课程,通过案例拆解、现场实操和模拟推演,让抽象的质量管控理论转化为员工手中的“实战武器”。这种沉浸式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团队的专业素养,更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人人争当质量卫士”的浓厚氛围。
从个人技术攻坚到团队能力升级,杨玉兰的影响力早已突破车间边界。她主导制定的行业标准,如同创新引擎,推动新能源领域近三年异物管控研发投入激增30%,让无数企业重新审视产品质量的核心价值。
站在湖南省劳动模范的领奖台上,她的目光始终紧盯行业前沿:“在技术迭代的赛道上,我们必须跑在时间前面。”这位将“匠心”融入每个工作细节的女工匠,正以“传帮带”的星火力量,照亮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关文章
- 用科学之光,照亮犯罪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在侦破刑事案件的迷雾中,她们是寻找真相的“穿线者”,是无声战场上的“解码者”。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坚韧,攻坚克难、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找到突破,让物证“开口说话”,为正义“铺就坦途”。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公安局 2025-05-04 17:56:00
-
湘潮 创力|杨玉兰:她手握光谱仪 专治电池里那些看不见的“幺蛾子”
编者按:湘江潮涌,劳动筑梦。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红网时刻推出专题《湘潮·创力》,聚焦三湘大地上的劳动者群像。从轰鸣车间的“技术突围”到数字浪潮的“云端拓荒”,从稻田间躬身育良种的“泥腿专家”到实验室里点亮“中国智造”的科研先锋。记录奋斗者如何以“创”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写下力透纸背的答案。湖 2025-05-04 15:31:00 - 湖南日报5月1日讯(通讯员 欧阳永永 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南洞庭湖新添“绿电”。4月30日,沅江市草尾风电场(泽利风电场)正式并网运行,预计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沅江草尾风电项目由中国能建集团湖南院自主投资、建设并运营,项目装机容量50兆瓦,安装10台单机容量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1 2025-05-01 21:23:00
- 通讯员 谭媛 陈纯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命题。岳阳市中医医院麻醉手术部以“理论互鉴、技术互补、路径创新”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作为岳阳市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核心支撑,市中医医院麻醉手术部在岳阳地区率先开展多模式术后镇 2025-05-01 19:29:0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沈阳4月29日电 (记者 赵桂华)由中国技术交易所主办的东北亚技术成果生态伙伴大会,4月29日在沈阳浑南科技城召开。来自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沈阳市、大连市、本溪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等沈阳都市圈的有关领导、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代表等500余人齐聚浑南科技城,共同见证中国技术 2025-04-29 2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