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厚植营商环境沃土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其中新设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分别增长7.1%、4.3%;截至3月底,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491.8万户,同比增长6.2%……在内外部市场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展现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也成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底气和韧性所在。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以经营主体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当前,随着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及内生动力,成为应对复杂严峻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之举。
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经营主体信心的基础工程。上海连续8年以“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并将提升企业感受作为核心标准;广东全面推行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更好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既是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工程,需从政务服务、法治建设、干部作风等维度出发,在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上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真抓实干的硬举措,厚植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感的营商沃土,用心用情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以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政策红利是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应根据不同经营主体的需求及特点,精准制定并落实政策。例如,对龙头企业实施“链长制”服务,帮助其解决供应链堵点卡点问题;对于民营和小微企业,实施贷款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降低其融资及运营成本;对于创新型企业,增加资金配套奖励,健全产业基金体系,鼓励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要持续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关键之举。完善的市场基础制度是经济有效运行和企业有序经营的重要基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坚持制度先行。近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公布,清单事项数量由2018年首版的151项缩减至106项。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为1.89亿户,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70%。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力求通过高效的市场运行制度、完备的信用制度和有力的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提供清晰、稳定的发展预期,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加大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力度,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面对新业态新模式,相关部门正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给经营主体以更大发展空间。各地各部门要以更加优渥的环境、健全的制度、精心的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广泛高效参与经济活动、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其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创造符合人民需求的有效供给,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相关文章
-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全球投资者纷纷涌入高风险资产,此前美国通胀数据表现温和,消除了对滞胀的担忧,并为美联储降息扫清了障碍。股市飙升至纪录新高,小盘股、新兴市场和半导体板块延续涨势。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出口税政策可能扰乱全球贸易,但隐含波动率指标仍大幅下跌。加密货币市场也进一步走强,以太坊在过去 2025-08-13 21:20:00
-
百股涨停,A股沸腾!沪指突破“9.24”高点,牛市真的来了?
金融投资报记者 陈雨禾A股热度又爆了!在8月13日市场热情被全面点燃的背景下,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涨,创下年内新高。随后,A股一年涨1000点#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成为投资者们的热议焦点。其中,虽然三大股指均有所突破,但收出“八连阳”的上证指数无疑最受关注,因其最新数据不仅突破了去年“9.24”行情在 2025-08-13 19:21:00 - 8月12日《光明日报》第3版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刊发文章《开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新篇章》版面图及全文如下光明论坛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特殊经济区域创新试验进入“自贸港”时代,海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此为契机,海南自贸港的制 2025-08-13 09:08:00
- 今天,贷款贴息迎来好消息。针对个人消费、8种服务业经营主体消费的贷款都迎来贴息政策。小编为你梳理好了,一起来看↓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要点如下↓↓支持范围实施方案明确,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 2025-08-12 18:13:00
- 为精准服务企业,上口镇推行“三单三办”机制,精准服务企业,梳理企业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对接资源制定“任务清单”,跟踪落实形成“成效清单”。通过“马上办、协同办、跟踪办”,从需求梳理到问题解决全流程跟进,为企业纾困解难,提供实打实的发展支持,助力企业稳健前行。一、“清单管理”明底数,靶向施策解难题。 2025-08-12 0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