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紫色经济”为城市发展添彩
抓住机遇,多方精准发力,让“紫色经济”带动昆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记者 杨峥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
春末夏初,昆明教场中路被蓝花楹渲染成浪漫的紫色长廊,如梦如幻的景致不仅吸引四方游客共赴“紫色之约”,更悄然催生出“紫色经济”新场景。
春城借“紫”绘新篇,意义不小。于城市形象而言,蓝花楹已然成为昆明的一张独特名片,让昆明在众多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扬。曾经,人们提起昆明,多是“四季如春”的气候印象,如今,紫色花海成为新的记忆点,丰富了城市的浪漫内涵。从经济层面看,其带动作用显著。自2019年首届蓝花楹文化旅游季举办以来,教场中路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周边餐饮、住宿、文创消费突破2亿元。“赏花经济”正蓬勃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并且,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非遗技艺借蓝花楹文化旅游季的契机,从幕后走向台前,瓦猫泥塑、纸鸢制作等传统技艺转化为体验式消费等,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实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
当然,“紫色经济”发展也面临挑战。例如,每逢花期,教场中路游人如织,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周边基础设施在庞大客流冲击下略显捉襟见肘。再比如,文创产品虽丰富多样,但部分存在设计雷同、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难以充分满足游客对高品质、独特纪念品的需求。因此,让“紫色经济”成昆明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还需多管齐下。
强化景观维护与配套设施建设。蓝花楹花期有限,要想延长“紫色经济”的红利期,需从景观维护入手。相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确保蓝花楹健康生长,花期稳定。同时,完善公共休息设施、增加停车位、优化公共厕所布局等,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可在蓝花楹观赏区设置一些富有创意的休息长椅,造型可以是花朵、树叶等与蓝花楹相关的元素,既满足游客休息需求,又增添景观趣味性。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旅IP。昆明不能仅满足于蓝花楹带来的短期流量,要深挖背后的文化价值。可以举办蓝花楹文化节,邀请文化学者、艺术家参与,开展诗歌朗诵、绘画展览、民俗表演等活动,将蓝花楹与昆明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相结合。还可以开发蓝花楹主题的非遗项目,如蓝花楹印染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非遗制作过程,将文创产品与非遗传承紧密相连。
创新营销手段,拓宽宣传渠道。昆明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展示“紫色经济”的魅力。邀请网络达人、旅游博主前来体验,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扩大宣传范围。同时,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蓝花楹主题旅游套餐,将景点门票、住宿、餐饮等进行打包销售,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紫色经济”为昆明文旅融合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抓住机遇,多方精准发力,让“紫色经济”带动昆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相关文章
- 继晋祠单日门票破百万元纪录后,我市文博热度再次“爆表”。截至8月8日,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2025年累计门票收入10121.48万元。继2024年门票收入首次破亿元后,今年门票收入再度提前破亿,在暑期正盛、立秋之际迎来历史新高。 太原市文物局直属文博场馆,截至8月8日,已累计接待游客775 2025-08-09 09:18:00
-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7月26日,2025全球滇商发展峰会暨滇商总会成立两周年庆典活动在昆明举行。本次峰会以“富滇济世,滇商回家”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云南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回望滇商总会成立两年的奋斗足迹,广大滇商用行动诠释了“开放包容、富 2025-07-27 10:37:00
-
甘肃一4A景区被曝收300元“天价过路费”,当地文旅部门:已下发整改函
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三十三天石窟。 图片来源: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官网近日,甘肃一家4A级景区被指收取“天价过路费”,引发关注。对此,当地文旅部门作出回应。7月23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甘肃省张掖市马蹄寺至金塔寺的208县道和334乡道上,遭景区人员设卡收费,每人300元且不包含景点门票 2025-07-23 13:51:00 -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2日电(记者魏婧宇)夏季的内蒙古草原,又进入了“那达慕季”。游客王女士从江西慕名而来,出了锡林浩特机场不是打车,而是骑上骏马“打马”前往那达慕会场,这让王女士激动不已:“来内蒙古就是为了骑马,没想到下了飞机就能体验到。”过去,牧民们骑着马、赶着勒勒车参加那达慕,如今游客们也骑乘“ 2025-07-22 15:55:00
-
上海海洋水族馆近30年“老员工”元老级龙趸鱼离世,水族馆回应:平均寿命20年,已是“老寿星”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上海海洋水族馆的一条元老级巨型石斑洞穴龙趸离世,引发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与怀念。这条石斑鱼曾在馆内生活了近30年,是许多游客心中的“老员工”。水族馆方面回应称,龙趸在自然界的平均寿命通常在20年左右,这条龙趸的离世属于自然生命周期现象,已经是一位非常高寿的“老寿星”。上海海洋水族馆 2025-07-22 1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