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徽农业大学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9:20: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方梦宇)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绿茶俗称明前茶,带着一股令人陶醉的鲜爽,但到了晚春,这种鲜爽味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迅速消失。记者近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教授团队基于长期研究,近期解开了这个困扰茶业界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植物细胞》上。

明前茶为何滋味特别鲜?张照亮团队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特有的“鲜味精灵”茶氨酸,具有类似味精的鲜味,同时能够平衡茶叶中儿茶素和咖啡因的苦涩味。茶氨酸是茶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在早春茶中,其含量占茶叶干重的比例达1%至2%,因此茶叶滋味鲜爽,这也直接造就了明前茶动辄上千元的“身价”。随着清明节后气温升高,茶氨酸含量如“过山车”般骤降,甚至会降低一半以上,茶氨酸的流失导致晚茶口感大打折扣。

张照亮团队在该研究中首次发现茶氨酸消失的全过程,其中线粒体载体蛋白CsTHS1和茶氨酸水解酶CsGGT2发挥着关键作用:茶树细胞线粒体膜上CsTHS1蛋白就像“快递员”,把细胞质中的茶氨酸送进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在这里,CsGGT2酶扮演着茶氨酸“分解师”的角色,将茶氨酸降解掉,导致茶氨酸含量降低。CsTHS1和CsGGT2的作用与环境温度高低有着直接关系,随着清明节后温度的升高,CsTHS1和CsGGT2的量显著增多,加快茶氨酸的分解。

科研人员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开茶树茶氨酸代谢的神秘面纱,更为其他作物的风味改良提供新思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研发保持茶氨酸含量的专用肥料或遮光技术实现智慧栽培,进而提升春茶品质。”张照亮说。

作者:方梦宇

相关文章

  • 安徽农业大学发现茶叶鲜味流失的奥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方梦宇)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绿茶俗称明前茶,带着一股令人陶醉的鲜爽,但到了晚春,这种鲜爽味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迅速消失。记者近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照亮教授团队基于长期研究,近期解开了这个困扰茶业界的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 2025-05-12 19:20:00
  • 【开屏早知道】多家医院论文称男性患子宫肌瘤,涉学术造假

    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知天气-01 雷暴、大风、冰雹、大雨……云南这些地方本周有强对流天气未来几天天气如何呢?一起来看看→-最头条-02 “五一”假期昆明商圈人气旺“五一”假期,昆明各大商圈各显神通,带来一波假日消费新热潮。03 电缆厂、蓄电池厂、氧气厂、纺织厂……昆明工业遗存纷纷变身城市 2025-05-06 07:41:00
  • 千万粉丝网红,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粉丝量超2千万的网红“大LOGO”带货的一款马头岩肉桂茶存在虚假宣传问题。5月2日,南都记者从福建省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经初步核查,相关茶叶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目前已经立案调查,后续调查结果将会向社会公布。该网红账号仍在售卖其他品牌的马头岩肉桂茶5月2日,记者搜索发现, 2025-05-03 10:23:00
  • 才聚多彩贵州·智汇文旅新程 |罗世林:“黔旅工匠”培训让传承人找到“金钥匙”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黔旅工匠’培训,让我们这些基层传承人找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旅融合的‘金钥匙’。”4月25日,以“才聚多彩贵州·智汇文旅新程”为主题的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人才日”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会上,“黔旅工匠”人才培养成果展示环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依族服饰贵阳市级代表 2025-04-27 06:54:00
  • “废叶”变“金叶”!苏州碧螺春也能做成乌龙茶

    碧螺春春茶季结束,茶农开始修剪茶树。如何“废叶”变“金叶”?这家茶叶生产车间开始制作乌龙茶,为茶农增加经济收入。眼下,洞庭山碧螺春茶季已进入尾声。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茶树新长的芽叶不仅粗大而且质硬,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好价格,因此长期被茶农冷落,甚至白白浪费掉。如何让“废叶”变“金叶”?今天(4月24 2025-04-24 2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