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开屏见“好”|从贫困村到“宝藏村”的逆袭路,他们走了20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22:00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山野与泉水相映,群山被绿树环绕,观光、采摘、戏水一应俱全……夏日的芦南村,风景治愈优美,人文体验独特,是济南及周边市民的“宝藏”休闲胜地,也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而在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人人想逃离的深度贫困村。

假期热闹的芦南村

芦南村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最南端。这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村民大多靠采石为生,还有小部分放羊、卖山货。长期开采和羊群的啃食,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苍白的山体裸露在外,石块时常滚落山下;每逢雨季,灾害频发,更为危险。当时,芦南村的村民不仅无法“安居”,更无法“乐业”。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两千元。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4年。这一年,在外经商多年的贾虎平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村子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芦南村最大的、可利用的自然财富就是山和水,必须留住绿水青山!”在贾虎平看来,保住绿水青山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开采和放牧。2004年11月25日,新一届村委会成立。当天下午,“取缔采石场,封山造林”的消息一出,全村哗然。

“采石场没了我们靠啥生活?”“不让放羊我们去喝西北风?”村民们都不理解,但贾虎平却很坚定。为了让相关工作尽快推进,他与班子其他成员商定了友好协商与经济补偿并重的方案,采取党员包户的办法,挨家挨户做工作,对村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至2006年,芦南村终于告别了开山采石的时代

造林行动也立即展开。2005年,芦南村党支部向全体村民发出“每人义务植树300棵”的号召,在村中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村600多名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动手栽树、建拦水坝、经过三年不懈努力,该村荒山绿化率提高至80%,曾经裸露的山体重新穿上绿色新衣,断流的山泉再次穿梭在山野林间。

如今山清水秀的芦南村

共同生活的“大家”焕然一新,村民们自己的“小家”也升级换新。2006年,村“两委”在市、区大力支持下实施了总投资1.2亿元的新村建设工程,为村民们打造幸福家园。2013年5月,村民们喜迁新居,搬进了曾经梦想中的崭新楼房。

芦南村民居住的现代楼房

村民上楼,并不是终点,想让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必须得有产业支撑。2013年起,芦南村开始实施“三变”改革,先后成立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逐步形成了集智慧农业、产品研发、观光旅游、亲子研学为一体的城乡融合新业态,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今,该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0多万元,适龄劳动力可全部在村内实现就业,村民们不必离乡就能增收致富。那个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芦南村的农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20年,芦南村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华丽“逆袭”,其背后的村党支部也成了省内外众多村镇学习的榜样。近年来,芦南村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芦南村被评为 “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芦南村榜上有名。

(大众新闻记者 王雅雯段婷婷编辑 徐晨 设计 张海飞 实习生 周艺扬)

相关文章

  • 乡村振兴在青海|葡萄甜,日子也甜!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夏季的高原乡村绿意满盈,处处充满生机。7月24日,记者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走进青海圣航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十几个一字排开的大棚。大棚内,一棵棵葡萄树铆足干劲向上攀缘,在一根根缠绕的葡萄藤间,一串串晶莹剔透、青紫相间的葡 2025-08-27 07:56:00
  • 东湖评论:坚守“两山”之道,走绿色发展特色路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前,“两山”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破土而生,便如一粒种子,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如今已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回望其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非凡历程,愈发能体会这一理念穿越时空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2025-08-16 09:34:00
  • “两山”之路重塑美丽江源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两山”之路重塑美丽江源江源平1时序入秋,莽莽高原依然苍翠漫卷。亘野的森林草地让群山如同绿浪奔涌不绝,昔日的秃峦与黑土滩疮痍已褪。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2025-08-15 09:28:00
  • 在青山绿水中抒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潮新闻客户端 郭楠8月7日至10日,由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联合湖州市文联、湖州文学院、湖州市作协共同举办的“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主题文学体验营活动顺利举行。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次提出。20年来,千万个余村在涌现,“两山”理念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 2025-08-14 14:43:00
  • 开屏见“好”|从贫困村到“宝藏村”的逆袭路,他们走了20年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山野与泉水相映,群山被绿树环绕,观光、采摘、戏水一应俱全……夏日的芦南村,风景治愈优美,人文体验独特,是济南及周边市民的“宝藏”休闲胜地,也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而在二 2025-07-22 0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