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三村镇跻身全国文明村镇行列 乡村治理绘就和美新画卷
近日,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揭晓,息烽县温泉镇、永阳街道猫洞村、永靖镇坪上村凭借突出的乡村治理成效成功入选。这一成果是息烽县深度融合“两清两改两治理”与农村“五治”工作的生动实践,如今的息烽县,不仅实现了从“环境美”到“生活美”的品质跃升,更完成了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价值蝶变。
图/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因地制宜探路径 多元治理显成效
息烽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提质为核心,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各乡镇街道创新推出特色治理模式:
石硐镇构建“五个一”共管机制,通过党建引领、群众自治与长效管护结合,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地更依托生态资源探索“环境+产业”融合发展,前丰村17户村民发展乡舍民宿,今年已吸引重庆等地游客提前预订避暑房源,实现“环境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
温泉镇建立“党委统筹+村级主抓+群众主体”的三级联动机制,以积分制、卫生家庭评选激发村民参与热情,今年累计拆除危旧房5栋、新建厕所94户,消除旱厕127座。农村人居环境正从“局部改善”向“整体提质”转变。
永靖镇以“三个问题”破题,通过党员积分管理、“最美庭院”评比等方式带动8000余名群众参与整治,完成坪上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工程,不少旅居房变身“网红民宿”,群众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满意者”的转变,见证环境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
全域统筹建机制 长效管护固根基
息烽县锚定15个“和美乡村”及31个重点村寨,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整治,构建多重长效保障机制,全县160个行政村推行“每周大扫除”制度,将环境整治纳入“积分制”“红黑榜”管理,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依托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服务站,实现基础设施“建管运维”一体化;推行“群众管群众”自治模式,帮扶特殊群体改善卫生条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数据见证蝶变 未来再启新程
截至目前,息烽县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1万吨、拆除残垣断壁153处,完成旱厕改造1150户,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达100%。
下一步,息烽县将持续深化农村“五治”与“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以长效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奋力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文丨何莹莹
相关文章
- 盐阜大地上,每一个以烈士命名镇村,都承载着对英烈的深切缅怀,是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地标。五烈镇是一方鲜血染红的热土,是东台市唯一以烈士命名的镇,先后涌现革命烈士143名。2010年乡镇区划调整,以唐学海、陈维仁、许文华、孙保民、李友存5位烈士命名的五烈镇,以朱廉贻烈士命名的廉贻镇,以马广 2025-07-28 17:20:00
- 【来源:湛江市遂溪县人民政府-遂溪新闻】近日,遂溪县公安局建新派出所快速破获1宗盗窃案,刑事拘留1名犯罪嫌疑人,及时追回一批涉案财物,受到群众称赞。6月26日,建新镇群众戚女士报警称,其在村里经营的小卖部有香烟和现金被盗。接报后,建新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展开侦查。6月27日经深入分析研判、广泛 2025-07-28 04:48:00
-
奋楫笃行勇争先 实干奋进新征程——定西市上半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笔
杨唯伟时值仲夏,陇中大地生机盎然,发展热潮涌动: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发展积流成渊、改革创新活力迸发……今年以来,定西市紧扣“一区三地”的发展定位,以纵深推进“三抓三促”和“五比五看”行动为抓手,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多项关键指标实现追赶进位,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字无声 2025-07-26 07:53:00 - 李静,男,1992年12月生,中共党员,雄安新区雄县雄州镇艾西楼村村民。2025年2月28日,雄县一饭店发生火灾,他迅速组织40余名群众疏散、切断电源。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危急火情,他凭借服役期间积累的经验迅速做出研判,攀爬3米屋顶,直抵火源核心区,手握水枪压制火势,成功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曾获评个人嘉 2025-07-25 08:40:00
-
华农“桑海渔歌富农实践队”中山行:探索水产养殖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志愿者服务团成员组成“桑海渔歌富农实践队”赴广东中山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以实际行动服务中山市乡村振兴。活动首日,队成员们来到中山市三角镇结民村的梁球福水产苗种厂。在这里,他们与养殖经验丰富的梁球福先生及技术专家就育种策略、销售 2025-07-23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