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剑河:县域医疗次中心让群众告别“看病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0:14:00    

4月9日,有着9年糖尿病史的徐菊香老人感觉头晕头痛,走路不稳,儿媳欧再英将她送到剑河县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医院为老人实施了胰岛素泵治疗。管床医生杨秀云说,过去植入胰岛素泵这类治疗需到县级医院,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经过治疗,老人血压、血糖稳定,症状消失。“医生技术过硬,省时省心还省钱,家属照顾也方便!”欧再英说。

南明镇中心卫生院

南明镇位于剑河县东北部,距县城80多公里,山路崎岖,医疗基础薄弱,群众看病难,急重症更面临“救命路远”的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3年,南明镇中心卫生院被纳入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新增急诊、康复、手术等7个科室,配备32排CT、四维彩超、麻醉呼吸机等12种设备,开展了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等新技术。“以前许多病治不了,现在不仅能治,报销比例更高,费用更低。”副院长黄林权介绍,卫生院服务范围已辐射周边5万余人,就诊率同比提升34.5%。

新建手术室,添置设备

“3分钟内出诊,基层急救能力大幅提升!”剑河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锦说,通过增设大型医疗设备和临床科室,推动技术、人才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短板快速补齐,医疗服务和急救能力快速提升。数据显示,全县次中心门诊量增长37%。

医院开展了多项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剑河县以“强基层、惠民生”为目标,两批次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覆盖8个乡镇、10万余人口,初步形成“县级医院-次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三级诊疗网络,群众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2%,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解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相关文章

  • “幸福比排场更重要”

    “各位新人怀着对爱情、对婚姻、对未来的共同理想,携手同心,相约一生……”4月29日,20对新人在菏泽市牡丹区冠宇牡丹园举行集体婚礼。新人们身着中式婚服,手挽手走过红毯,交换牡丹瓷戒指,在花海中许下爱的誓言。一位新娘说,“婚礼既浪漫盛大又有意义,寓意以后的日子像花一样灿烂。” 仪式结束后,新人们在牡丹 2025-05-01 17:03:00
  • 社论丨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创新创造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在“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国 2025-05-01 16:52:00
  • 百千万,一起干!

    文明赋能,乡村蝶变。4月30日,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见上图,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钟志辉 张令 梁钜聪 摄):乡村非遗集市上,50个特色摊位、近百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编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岭南文化画卷;“岭南处处是春天·‘百千万工程’”主题摄影展 2025-05-01 10:08:00
  • “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之年 广东启动这场活动有何深意?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罗仕岭南春深处,珠江潮正涌。4月30日上午,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以下简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舞台上,乡村歌手唱响“百千万”新气象,农民模特秀出岭南乡村非遗新活力;舞台外,非遗市集里的传统技艺与摄影展中的阡陌 2025-05-01 08:01:00
  • 上新!和济医院专病门诊+3

    为满足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5月6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妇科专科门诊将正式开设更年期门诊、计划生育门诊、月经病门诊,为女性患者提供全流程专业诊疗服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与压力增加,女性健康问题日益多样化。更年期症状困扰、意外妊娠处理需求,以及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月经紊乱等问题,成为众多女性的健康 2025-04-30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