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剑河:县域医疗次中心让群众告别“看病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0:14:00    

4月9日,有着9年糖尿病史的徐菊香老人感觉头晕头痛,走路不稳,儿媳欧再英将她送到剑河县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医院为老人实施了胰岛素泵治疗。管床医生杨秀云说,过去植入胰岛素泵这类治疗需到县级医院,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经过治疗,老人血压、血糖稳定,症状消失。“医生技术过硬,省时省心还省钱,家属照顾也方便!”欧再英说。

南明镇中心卫生院

南明镇位于剑河县东北部,距县城80多公里,山路崎岖,医疗基础薄弱,群众看病难,急重症更面临“救命路远”的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3年,南明镇中心卫生院被纳入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新增急诊、康复、手术等7个科室,配备32排CT、四维彩超、麻醉呼吸机等12种设备,开展了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等新技术。“以前许多病治不了,现在不仅能治,报销比例更高,费用更低。”副院长黄林权介绍,卫生院服务范围已辐射周边5万余人,就诊率同比提升34.5%。

新建手术室,添置设备

“3分钟内出诊,基层急救能力大幅提升!”剑河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锦说,通过增设大型医疗设备和临床科室,推动技术、人才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短板快速补齐,医疗服务和急救能力快速提升。数据显示,全县次中心门诊量增长37%。

医院开展了多项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剑河县以“强基层、惠民生”为目标,两批次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覆盖8个乡镇、10万余人口,初步形成“县级医院-次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三级诊疗网络,群众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2%,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解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相关文章

  •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市区两级携手开展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营造食品安全共治氛围,近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万达广场围绕“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主题,开展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2025-09-15 15:10:00
  • 青海推动普法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

    本报讯 (记者 乔欣) 8月26日,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青海省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守法普法工作,实现普法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双向融合 2025-09-08 05:34:00
  • 蒙自:“大篷车载法行” 普法套餐送到家

    为打通法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创新打造“普法惠民大篷车”法治宣传基层行服务品牌,整合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推动普法宣传进企业、进乡村、进集市、进小区,进入农户家中,不断筑牢乡村振兴法治基石。针对企业经营和职工权益保障中的法律需求, 2025-09-06 12:28:00
  • 民乐县南古镇:抢抓时机复种始 一地多“金”稳增收

    2025年以来,南古镇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土地空档期,大力推广麦后复种模式,通过科学轮作倒茬,实现“一地双收”,有效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为群众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近日,走进南古镇岔家堡村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旋耕机来回穿梭,对田地进行复垦,刚收割完小麦的村民又开始了新一轮 2025-08-29 16:51:00
  • 天安门广场布置年号台、观众席等

    天安门广场布置年号台、观众席、LED大屏等要素记者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获悉,天安门广场科学布置年号台、观众席、LED大屏等要素,注重现场布置与周边建筑和谐统一,既凸显纪念大会隆重庄重、气势恢宏,也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为了让更多群众到现场观礼,搭建了临时观礼台,位置 2025-08-28 13: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