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碗菜”成爆款!泉州众多酒店上街摆摊,花小钱就能吃到大厨美食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沈舜枝 吴日锦 林良标
最近,悦华、荣誉、海丝博亚等众多泉州星级酒店都上街摆摊,原来酒席上的菜变为“小碗菜”,市民和游客花小钱就能吃到星级酒店大厨做的美食。各个酒店摊位前,一个3~5元的小点心最受欢迎,一些酒店一天能卖出一两千个包子。

泉州刺桐路友德酒店出街摆摊
业内人士称,酒店上街摆摊有助快速获得现金流,但随着越来越多酒店的加入,有可能面临新的价格竞争,无论在哪个赛道,酒店的胜出都由品质和服务决定。
多家星级酒店上街摆摊
13日傍晚,泉州市区友德酒店门口的外卖摊上,魏阿婆买了一碗海鲜大杂烩,才66元。“这个价格很便宜,不要说是大酒店做的,就是普通的饭馆里价格也不比这个低。”魏阿婆说,她刚好路过,觉得不错就买些回去。
友德酒店工作人员介绍,该酒店于6月20日开始出街摆摊,每天晚上5点开始,一般卖到8点,菜式每天不一样,基本是备多少卖多少,有时候还能提早收摊。
记者看到,现场售卖的菜式很多,有水煮鱼、醋猪脚、烤翅,除了大份海鲜,大部分菜品价格在20~35元之间。最热销的,则是松茸包和叉烧包,市民们一提就是五六个,工作人员一蒸笼一蒸笼地搬出来。
相比之下,海丝博亚的大菜比较多,价格也稍高些,蒜香小龙虾、卤水狮头鹅、番鸭汤等均为一份98元,现场销售比较多的是那些价格低的面点。“我在附近上班,会带些煎包回去。”14日傍晚,张小姐提着5个蔬汁煎包说,这种包子很美味,每个才3元,她已连续买了两天。
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市区的悦华、荣誉、航空等酒店也在摆摊。
市民在摊位前排起长龙
在晋江荣誉酒店门口,外卖的摊位前不到4点半就排出一条长龙,市民们是来买烤鸭的。

泉州泉秀路荣誉国宴楼出街摆摊
“原来在酒店里,一只烤鸭卖160多元,现在做外卖半只烤鸭只要39.9元。”该酒店相关负责人刘伟说,酒店于8日开始摆摊,刚开始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没想到生意非常火爆,酒店招牌的肉松包每天能卖1000多个,有时接近2000个,而烤鸭一天能卖大几十只。
荣誉酒店的菜单上,主要以面点和冷盘为主,招牌的肉松包一个5元。鲍汁鲍鱼可以论个卖,一个12.8元,不少市民买了鲍鱼,再拿碗酒店免费提供的白米饭,拌了碗鲍鱼捞饭,便解决了一顿饭。
“8日摆摊到现在,每天排队的人都很多。”刘伟说,这几天都是下午5点摆摊,6点之前就卖完了。
悦华酒店摆摊这些天,烧鸭和杨枝甘露成了热销单品,每天备的货都早早卖完。“我们现在每个品类都先控制在几十份的备货,都能卖完,接下来会看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悦华市场部的小陈说。
酒店:
摆摊卖“小碗菜”
来消费的顾客多了
包子每个3~5元,“小碗菜”二三十元,而且不管是小包子,还是大鲍鱼,都能单个买。酒店出街摆摊,让市民大呼实惠。
“对于酒店来说,摆摊卖成本也比较低。”刘伟说,如果顾客在酒店里消费,酒店会增加人工成本。摆摊卖“小碗菜”,愿意消费的顾客多了,酒店工作量也减少了,可以说是双赢,“这两天荣誉周边的酒店也开始出街摆摊了。”

市民排队“抢购”美食
记者了解到,自友德酒店6月下旬开始摆摊,7月初出现多家酒店出街,海丝博亚和悦华酒店于7月7日开始,晋江荣誉于8日开始。这几天,泉州市区和晋江又陆续有酒店摆摊。
“我们也在考虑要不要摆摊。”晋江一家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还没行动,是因为酒店位置不算好,怕摊子摆出去没生意,目前来看,有可能近期会尝试。
业内人士:
酒店摆摊是创新
竞争最终看品质
在泉州做了多年酒店管理的钟先生认为,酒店出街摆摊卖“小碗菜”也算一种创新,当下有助酒店增加现金流,有助酒店持续经营,消费者也能买到性价比高的美食。
“酒店出街摆摊的模式利润低,随着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摆摊行列,就会回到价格竞争的状态。”钟先生认为,无论是在酒店里销售,还是出街摆摊,酒店在任何一个赛道要胜出,都要有超越对手的品质。
“如果刺激消费的政策能精准到餐饮业就好了。”钟先生说,现在业内很希望餐饮业能有家电和汽车行业类似的补贴政策,比如发放一些专门用于餐饮业的消费券。
□海都锐评
做好小碗菜的大文章
当泉州的星级酒店放下身段,将精致菜肴装进小碗,在暮色中支起摊位,这场看似寻常的摆摊生意,实则藏着城市发展的“大文章”。
小碗菜里有节约密码,为城市增添文明底色。三两口能吃完的分量、十来元的亲民价格,让“按需点餐”从口号变为现实。游客和市民按需搭配,既能尝遍多样口味,又避免了“眼大肚子小”的浪费。这种“小而美”的饮食方式,恰是对“光盘行动”的生动践行,让绿色消费理念融入市井烟火,为城市文明注入可持续的生命力。
小碗菜里有文化基因,讲好泉州美食故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美食是活态的文化遗产。酒店摊位上,润饼菜的薄皮裹着山海滋味,肉粽的糯米藏着古早秘方,游客随手买一份,既能快速体验在地风味,又能通过食材搭配、烹饪细节感知泉州“山海交融”的饮食智慧。这种“轻量化”的美食体验,让文化传播更接地气,也让泉州味道有了更广泛的“传声筒”。
小碗菜里有消费活力,激活城市经济脉搏。傍晚的摊位前,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围站一圈,扫码、取餐、谈笑,构成一幅热闹的消费图景。20~30元的客单价,降低了体验门槛,却带来了高频次消费,也连带周边商家客流增长。这种“小消费”汇聚成的“大流量”,不仅为酒店开辟了新营收渠道,更激活了夜间经济,让城市的消费活力从白天延续到夜晚。
从网红到长红,考验的是城市留住人的能力。如果能有更多“小碗菜”这样的“微小创新”,泉州定能在文旅浪潮中既红在当下,更红得长久。(一醉)
编辑:郭寿权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
- 日前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世校赛)总决赛争夺赛现代农业赛道(中职组)圆满落幕习水县中等职业学校代表队奋勇争先、表现出色在全国86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份荣誉的背后体现了该校学子扎实的专业技能、出色的团队协作和顽强拼搏精神在比赛中陈艳、袁美玲、胡闽鸥、王代荣四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 2025-09-04 15:21:00
- 8月21日清晨在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的一个红绿灯路口一辆货车发生侧翻运送的2万多瓶矿泉水铺满了路面导致交通受阻此时距早高峰仅1个多小时若不及时清理可能造成二次事故“水洒得太多了一眼望不到头”接到报警后民辅警火速赶到现场看到小坡般的矿泉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赶在早高峰前把路清出来!9位民辅警迅速分工一组 2025-08-31 21:53:00
- 枣山东路是连接崂山区与李沧区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如今枣山东路(株洲路—松岭路段)经过施工打通实现通车,标志着西起铜川路、东至松岭路的枣山东路实现全面升级贯通。8月23日,记者在新通车不久的枣山东路(株洲路—松岭路段)注意到,这条主干道十分宽敞,来往的车辆还不少,不少市民可以快捷地驱车从李沧区到达崂山区 2025-08-25 00:18:00
- 本组图片由电影节组委会提供随着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进入倒计时,长春这座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城市已弥漫着浓郁的光影气息。从影院里悄然升级的座椅按摩垫到街头巷尾热议的展映片单,从老影迷珍藏的电影海报到年轻人期待的动漫市集,长春用电影的温度,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这场光影盛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与 2025-08-20 13:29:00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8月16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凉一夏”系列活动推出景泰蓝非遗体验专场,让市民通过“指尖点蓝”,体验传统匠心与现代创意的碰撞。在该院考古博物馆活动现场,12款造型精美的铜胎发簪整齐陈列。参与者领取材料包后,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以画笔蘸取特制彩砂,为发簪精心着色。“景泰蓝工 2025-08-17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