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地推进用水权改革——变水资源为水资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07:09:00    

推进用水权改革,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健全完善水权交易平台,加强用水权交易监管,用水权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水资源正逐步变为水资产。

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

初夏时节,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石家窑村田间地头,黑色滴灌带有序铺展。不远处,一座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碧波荡漾。

孙家滩扁担沟镇分调中心负责人李跻鹏介绍,该村的1.1万多亩农田地处旱作区。过去,村民浇水全靠大水漫灌。亩均用水指标是280立方米,实际用量却超过600立方米。如今,随着蓄水池建设和滴灌技术推广,全村亩均用水量降至240立方米,节水超300立方米。

节水是吴忠市推进用水权改革的重要一环。吴忠市以“四水四定”用水权改革为抓手,通过优化配置、精准调控,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出最大效益。

走进利通区现代化灌区信息中心,电子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全灌域的高效节水、灌溉排水等用水数据。“过去测水靠人工跑点位,用水管理粗放;现在通过数字孪生系统,主要渠道实现了测控一体化等节水举措,用水管理精准到每一立方米水。”利通区水利服务和河湖管理中心主任马晓伟介绍。

利通区还大力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创新引入宁夏水发集团,以特许经营模式推进“投融建管服”一体化,确保工程“建得好、管得好”。

“用水权改革不仅是节水问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吴忠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马军表示,下一步,吴忠市将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力争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推动再生水开发利用,完善工业园区再生水管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强制配置再生水,置换新鲜水资源,不断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

创新举措优化配置

近年来,各地纷纷创新举措,探索用水权改革,推进用水权交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前不久,位于甘肃武威市的黄羊河农工商(集团)公司与武威市凉州区金塔灌区的2个乡镇4个农民用水户协会达成地下水用水权交易,交易水量达48.04万立方米。

“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地下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用水权交易有效解决了公司部分农作物用水需求。”黄羊河农工商(集团)公司水电站站长李登奇说,本次用水权交易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将灌区节余用水指标向需求区域精准调配,实现跨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了解,甘肃已建成省级水权交易管理平台,张掖抽水蓄能电站在线上完成用水权交易,实现省级平台交易零突破。通过完善计量监测体系,全省6.05万个取水口全部完成信息比对,5.7万个取水口完成计量建档;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和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实现在线计量全覆盖。

“甘肃以疏勒河流域水权和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张掖市水预算管理试点为突破口,持续探索用水权改革新路径。”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处长崔亮说,今年,甘肃聚焦“完善制度+开展试点”,制定了16项用水权改革重点任务,部署启动全省用水权改革分类试点工作,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流域区域开展改革攻坚。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驱动下,甘肃用水权交易市场日趋活跃。去年,全省用水权交易成交超900单,灌溉用水户用水权交易水量居全国前列。通过用水权交易、利用非常规水源等方式,协调解决省列重大项目68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河北省是全国较早开展水权确权的省份,2014年印发《河北省水权确权登记办法》,此后不断完善改革制度,逐步拓宽交易市场,让节水户能出售结余水量,缺水户可购买用水指标,激活水资源市场新动能。

河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河北全省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1632单,交易金额6377.13万元,3亿多立方米水资源“流动”起来。

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用水权交易带来了发展机遇。各地积极探索用水权收储、水权贷等价值实现方式,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

今年3月,甘肃张掖市民乐县园区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取水权,获得了兰州银行张掖分行500万元贷款,标志着甘肃省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落地。

“我们是民乐工业园区供排水保障主体,公司属于轻资产运营,缺乏传统抵押物,融资之路并不顺畅。”民乐县园区水务公司总经理姚天银介绍,今年3月14日,公司提出以名下3个取水许可证为质押,通过“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提交了融资申请。

作为甘肃省内重要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利用大数据算法,智能匹配兰州银行张掖分行绿色金融产品库,第一时间将申请推送至银行端。通过平台收集的企业取水许可、用水数据以及经营信用情况等多维信息,兰州银行联合水利主管部门、融资需求企业构建起“政银企”协同机制,并开通绿色通道,一周内便为企业办理了取水权质押贷款。

石家庄市元氏县东张乡苗庄村村民刘树芬尝到了用水权改革的甜头。去年,刘树芬一家通过节水灌溉、种植抗旱小麦等措施,节约了3992立方米的农业取水权并成功交易。“我家节省的灌溉用水卖了近400元。”刘树芬说。

刘树芬和其他用水户节约的用水指标恰好解了元氏县源泉供水有限公司的“渴”。利用购入的用水指标,该公司避免超许可取水风险,便于扩大再生产。2024年,元氏县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交易水量128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3万元。

目前,河北省通过用水权交易改革,探索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水权流转机制。下一步,河北省将利用用水权交易打通水资源跨行业流转通道,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 王胜强 马呈忠)

相关文章

  • 暑运收官 甘肃民航运送旅客506.91万人次

      中国甘肃网9月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马凡婷)9月2日,记者从甘肃民航机场集团获悉,暑运期间,集团累计保障运输起降3.6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06.9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37%、2.3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积极恢复并加密北京、广州、深圳等10余座重点城市的航班密 2025-09-03 10:38:00
  • “冀有特色”品牌研修班昆山开班 助力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升级

    河北新闻网8月26日讯(刘晓丹)今天,2025年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冀有特色”品牌研修班第二期活动走进江苏昆山。本次活动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河北省品牌战略促进会承办,吸引近40余名来自河北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代表、市县有关负责同志参与,共同开启为期五天的品牌建设学习之旅。图为开班仪式现场 2025-08-27 08:40:00
  • 【强县域 促提升】天祝 多举措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甘肃】【强县域 促提升】天祝 多举措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每日甘肃网天祝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今年以来,天祝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天祝县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模式,探索“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26件 2025-08-17 17:16:00
  • 双争光荣榜|吴玉良:守护万家灯火 赋能城市发展

    吴玉良,1981年5月出生,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骅市供电分公司滕庄子供电所副所长,副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21年来,他主持规划建设输变电工程600余项,攻关技术难题80余项,3年内先后2次赴西藏阿里、青海天峻开展人才帮扶。他始终扎根在“为民服务”第一线,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国家电网河 2025-07-11 07:41:00
  • 提单产、减损耗、“战”旱情——燕赵大地“三夏”生产一线观察

    燕赵大地夏收夏种工作渐入尾声,不少地块创造了新的高产纪录。同时,河北积极推进小麦在机收、储藏等环节减损,将金黄麦浪最大限度转化为“丰收的粮仓”。眼下,河北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天气,不少地方多措并举抗旱保苗,预防各类病虫害,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千方百计提单产“虽然今年天旱,但咱这麦子不仅稳住了产量,还 2025-07-02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