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内自研架构GPU成功点亮 参与市场竞争尚需时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1 04:16:00    

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 南京报道

近期一款国内公司自研的高性能GPU成功点亮,引起业界关注。

5月25日,南京砺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砺算科技”)官宣在经历了长达3年多的研发后,公司首颗自研架构全自主知识产权GPU芯片在封装回片后已成功点亮,且结果符合预期。同日,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芯股份”,688110.SH)也公告称,该公司收到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砺算”)出具的《关于G100芯片进展的告知函》,指出G100芯片完成了主要功能测试。砺算科技和东芯股份是上海砺算的两大持股股东。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砺算科技首颗自研架构GPU(G100)从2021年8月起开始研发,曾被冠以国内首款6nm GPU,并计划于2023年投放市场。不过,这一计划延迟了。国内多位AI芯片和GPU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芯片点亮只是第一步,距离量产还有段距离,内部还要做验证、测试、软件优化、客户送测等。而砺算科技方面也表示:“继续进行详细全面的软硬件测试和驱动优化工作。”

一名国内AI芯片大厂从业者表示,花了3年多把芯片点亮,虽然时间有点长,但还得抓紧搞量产。“这么久做出来,肯定得抓紧投入市场、拉客户。”他表示。而对于何时量产G100的计划表以及G100获得超亿元预订单的传闻,记者通过邮件联系采访砺算科技方面,截至发稿未获答复。

“头部企业应该都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目前英伟达受限的情况下。”研究机构Omdia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师苏廉节对记者表示,“当然中国GPU市场的玩家数量仍偏多,小型厂商还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格局估计在短期内还会重新调整。”

高薪招聘

公开资料显示,砺算科技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多层次(可扩展)图形渲染GPU的公司。由来自GPU行业经验丰富的领军人物创立,集聚了具备大芯片研发、顶层设计,软硬件优化、量产等能力的完整研发团队。目前,砺算科技在上海、南京、北京设有办公室。

近日,在南京江北新区信创园区,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转辗多次才找到砺算科技,因为该公司不在网上所提供的地址办公,实际的办公地址位于韦恩大厦A座。企查查显示,该地址为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成立时间为今年1月下旬。但记者注意到,该大厦楼层指示的公司名还是南京砺算科技有限公司。

据韦恩大厦前台介绍,砺算科技几年前就在这里办公,以前在8楼,现在搬到18楼,而网上公布地址和实际办公地址不符并不少见。当记者来到砺算科技公司时,其办公区有一些员工在办公。该公司一名员工李强(化名)对记者表示,砺算科技在去年有秋招,目前南京没有在招聘,且对学历要求不低,不招聘本科生,通常需要硕士学历;有一些软件测试岗虽然本科可以就任,但名额较少。

通过查询多款招聘App,记者了解到目前砺算科技在南京的校招确实已结束,而社招的职位有GPU性能评测工程师、GPU FAE经理、AI编译器工程师、display驱动工程师等,几乎都需要硕士学位,月薪从20000元起,而上海砺算则放出了GPU性能调优工程师、资深多媒体软件工程师等职位,月薪在25000元到50000元之间。

“目前南京的技术岗除了测试有两个本科生,其他都没有。”砺算科技另一名员工林敏(化名)表示,南京测试岗已两三年没招人了。

李强还表示,砺算科技如今结构有所调整,以前以南京这边为主,现在偏向上海。这可能和砺算科技引入外部资本有关。

2024年8月,东芯股份曾公告称,该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2亿元向上海砺算增资,布局高性能GPU赛道,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该轮投资的砺算科技投前估值为2亿元,增资完成后,东芯股份对砺算科技持股比例为37.88%。

企查查显示,上海砺算2024年11月注册资本从500万元增加1320万元。而成立于2014年11月的东芯股份,主营存储类芯片产品,是国内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设计工艺和产品方案的企业,已于2021年年末完成科创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报道,就在砺算科技G100芯片点亮前的一个月,该公司似乎陷入了资金危机。某招聘平台信息显示,一名自称是砺算科技后端研发人员的网友发帖称,该公司已连续两个月暂停全员薪酬。

不过,林敏表示,公司已把欠薪补上了,G100点亮后应该马上就融到资了。对于该芯片的后续销售情况,砺算科技的一位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已跟客户共同为产品的导入做了许多前期工作,且产品定义完全基于客户的需求,G100产品的客户正在‘等米出锅’,并不担心产品验证结果及销售的问题。”

财联社此前报道还称,东芯股份表示,其不会参与砺算科技的新一轮融资。对于新一轮融资的资方背景,砺算科技高管曾透露,主要包括大的国央企商业化基金以及地方产业基金。该公司目标是今年上半年完成融资到账。

公开资料显示,砺算科技在引入东芯股份及其他股东共同投资的3.28亿元之前,曾先后于2022年2月、10月宣布完成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合计募资约3亿元。

自研架构极具挑战性

根据官网,砺算科技有硅谷25年以上、大公司主导GPU芯片研发的领军人物和专家创立;团队来自加州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具有平均15年的从业经历。

自研架构、全自有知识产权、全方位市场以及对标国际主流,是砺算科技官网给自身打出的四个标签。

就自研架构而言,砺算科技在官方微信公号发文称,砺算自研TrueGPU架构,系针对新一代高性能图形渲染的需求以及AI应用普惠化浪潮对芯片的新要求而设计的第一代GPU融合架构,也是业界第一个融合了高性能图形渲染和高性能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GPU架构。

“在GPU芯片领域,自主研发架构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砺算科技表示,GPU芯片研发,许多公司选择购买现成的IP,这就好比别人已经搭建好了一座房子的框架,你只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些装修和调整。

然而,这种做法有诸多限制,比如不能随意改变房子的结构。相比之下,砺算科技选择自主研发架构,这相当于要从一块空地开始,设计并建造一座全新的房子。从规划蓝图到挖掘地基,从搭建房屋框架到装修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因此,自研高性能GPU需长研发周期。

公开资料显示,砺算科技三位创始人——联席CEO宣以方、联席CEO孔德海以及CTO牛一心均为硅谷GPU企业S3 Graphics的早期创始成员。S3成立比英伟达(1993年)早了4年,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度称霸显卡市场。直至1996年,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后来者崛起,S3才逐步在市场中落于下风。

公开资料显示,三位创始人中,宣以方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曾领导S3公司实现15代GPU芯片量产;孔德海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本科专业,自1992年起从事GPU芯片研发,是中国第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师,在硅谷有20多年芯片研发、管理、投资经验;牛一心则在1994年加入S3,是首个S3D引擎的研发者,也是全球第一代3D加速GPU芯片ViRGE的负责人。

根据砺算科技官方公众号的解释,其自研TrueGPU架构就像是一个全能战士,在图形渲染方面,使得G100支持高算力、大显存以及AI辅助渲染技术;另外该架构原生支持各类主流图形以及计算API,如DirectX12、Vulkan1.3、OpenGL4.6和OpenCL 3.0等,使得砺算GPU能够与现有图形生态无缝对接。

“总的来说,本土GPU近几年保持了高速发展势态,不但在性能上奋力直追国际领先产品,在架构上也有了创新。”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对记者表示,砺算科技的GPU G100采用了其自主研发的TrueGPU架构,这是业界首个融合高性能图形渲染和高性能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异构计算架构,TrueGPU架构使G100在技术代差上缩短至2—3年。

此外,他还指出,TrueGPU架构将图形渲染和AI计算能力深度融合,通过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实现多任务协同处理。“这种设计在国产GPU中尚属首创。G100 GPU芯片在图形渲染性能上接近英伟达RTX 4060系列,AI算力超过英伟达RTX 4060约20%。”张国斌表示。

点亮只是开始

事实上,在砺算科技点亮首颗自研架构GPU的前一年,即在2024年5月,就有消息称砺算科技已耗尽近3亿元融资,面临资金困境。彼时,另一家国内GPU公司象帝先也在之后出现了经营状况,有别于砺算科技,后者基于英国芯片设计商Imagination的IP(知识产权)授权进行研发。

在苏廉节看来,点亮芯片是很耗费资源、精力的一件事,因为需要考虑芯片设计、软件开发人员等投入。

“点亮只是其中一步,写不出驱动就意义不大。”一家国内GPU公司员工表示,除了驱动,芯片点亮后还要做基础功能检验和功能测试等。

在点亮之后,量产还有段距离。据了解,砺算科技的G100被称为国内首款6nm GPU。去年11月,有媒体曝出台积电暂停向中国大陆Al芯片(包括GPU)客户供应先进制程的代工服务。

砺算科技的转机,出现在2024年8月,东芯股份宣布以自有资金人民币2亿元对上海砺算增资,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而在今年2月,象帝先也宣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并引入A股上市公司安孚科技(603031.SH)及多家创投机构合作。

“在面对华为昇腾和寒武纪这种AI专用芯片厂商时,GPU厂商还是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是因为GPU除了能处理AI任务,还能处理图像渲染、数据库加速等任务。”苏廉节表示,此特性也给国内头部GPU厂商(如摩尔线程、壁仞、天数智芯等)带来增长空间,另外,几大国内云厂商也在积极支援头部GPU公司。

根据IDC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半年度加速计算市场(2024年下半年)跟踪》报告,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超过270万张。

从技术角度来看,GPU卡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ASIC、FPGA等非GPU加速服务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份额超过30%。从品牌角度来看,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货量已超过82万张。

日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坦言,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已从拜登政府初期的95%高峰滑落至50%。对于美国实施的AI限制措施,黄仁勋再次直言,美国这项策略“完全错误”。

相关文章

  • “5525 回到那一天”五月天上海开唱,这群人为15万歌迷保驾护航

    9月2日至4日,五月天“5525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上海体育场连开三场,预计吸引15万人次入场观演。场内,数万歌迷共同沉浸在青春与回忆的交响中;场外,文旅地标与主流商圈联动打造多维沉浸式音乐之旅。演唱会期间,上海体育场属地徐汇公安分局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全面落实各项安保措施,全力确保场 2025-09-05 10:14:00
  • 多地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 产业项目成重头戏

    近期,长沙、武汉、福州等多地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从投向领域看,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项目成为重要发力点;老旧小区改造、路网升级等城市更新类项目也占据一定比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投资51亿元的大飞机供应链智造基地近日在湖南湘江新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以大飞机起落架产业为核心, 2025-09-05 10:06:00
  • 消息称RTX 5070 Ti/5080显卡将退市,SUPER系列接棒登场

    IT之家 9 月 4 日消息,消息源 Moore's Law is Dead 在最新一期视频中,透露英伟达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结束 RTX 5080 和 RTX 5070 Ti 两款显卡的市场生命周期(EOL),并同步推出其 SUPER 版本。消息称新款 GeForce RTX 5080 2025-09-04 14:02:00
  •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 加快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勇生存 张静 勇洋(实习)近年来,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依托“星链计划”,持续推进制造技术升级与产业模式转型,以数字化贯通设计、生产、销售、储运全流程,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借助智能化改造焕发崭新活力。9月1日,记者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声轰鸣、焊花闪烁。生产物料自动拣 2025-09-02 10:17:00
  • 上合示范区落地产业项目投资额超1500亿元

    新华社天津8月29日电(记者杨文、郭绪雷)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获批6年来,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放大,累计探索推出125项改革成果,已落地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这是记者29日从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山东省专场吹风会上了解到的。作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等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 2025-09-01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