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颈椎手术进入微创时代
【来源:红网】

手术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颖 娄底报道
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后,突然感觉脖子僵硬疼痛,还会出现手臂发麻、手指无力的情况?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出的“求救信号”!
患者胡大叔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受害者。20多天前的一个早晨,他一醒来就感觉脖子非常僵硬、疼痛、酸胀,开始以为是落枕,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就连左侧肩背部、左上臂及左手肘处都感到刺痛麻木。胡大叔不敢再拖,赶紧来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其颈椎4/5节段存在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
“听别人说颈椎手术风险很大,我不太敢做,万一瘫了怎么办……”听到要做手术,胡大叔心里很忐忑,非常担心手术失败会有后遗症。
“现在我们实施的都是微创手术,技术成熟,安全性也更高。您的病情进展很快,如果一直拖着不做手术,神经根长时间受到严重压迫,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而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是没办法恢复的。相反,越早手术,手术风险会大大降低,恢复效果也会越好。”得知胡大叔的顾虑,脊柱外科副主任郭金超为他仔细分析病情,耐心沟通,慢慢化解他的担忧和不安。
患者同意进行手术后,医院副院长、脊柱外科主任龙军华带领团队仔细讨论病情,决定采用新型的单通道软质内镜技术(LUSE)来辅助完成颈椎前路C4/5椎间盘切除椎间隙植骨融合零切迹钢板内固定术。
该手术使用单通道软质内镜辅助,仅有一个2cm的微小切口,可以减少对肌肉和软组织的损伤。在术中能够灵活调节软镜角度,使得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安全性更高,有效降低脊髓和神经损伤几率。同时术中止血更彻底,具有出血少、术后无需留置引流管等优点,加速康复进程。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龙军华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LUSE手术。通过2个小时的努力,压迫神经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质被完整切除,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第2天,患者就可以佩戴颈托下床活动,颈肩部、左上肢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术后复查颈椎MRI显示,突出的椎间盘及增生的骨赘得到有效去除。术后第4天,患者顺利出院。
龙军华提醒大家,平时要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伏案工作,低头半个小时以上,就要抬下头、做些颈部运动,让肌肉得到放松。还要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过高或者过低的枕头都可能影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推荐大家进行八段锦、颈椎保健操等舒缓锻炼,可以强化颈肩肌肉,改善气血循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来源:红网】手术现场。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颖 娄底报道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伏案工作后,突然感觉脖子僵硬疼痛,还会出现手臂发麻、手指无力的情况?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出的“求救信号”!患者胡大叔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受害者。20多天前的一个早晨,他一醒来 2025-08-27 21:13:00
- 【医界观察】 作者:王刘安(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健康信息学专委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编者按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公立医疗机构已于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以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阑尾炎手术为例,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阑尾切除术”患者过去3年平均住院费用 2025-08-23 03:44:00
- 【来源:国家药监局】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Daiichi Sankyo Europe GmbH申报的注射用德达博妥单抗(商品名:达卓优)上市,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且在晚期疾病阶段接受过至少一线化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IHC 2025-08-22 19:38:00
-
从“技精于勤”到“德馨于行”,武汉市第一医院这样炼就“温暖IP”
7月8日,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活动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利济路院区启动答辩评审。据悉,该院共有8项创新医疗技术入围综合评审,其中6项最终成功入选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 武汉市第一医院陈柳青教授团队研发出国内领先水平的多器官芯片,参加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 2025年8月1 2025-08-19 12:02:00 -
紫牛新闻:“患者不动,医护跑腿”,江大附院打造“虚拟病房”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来源:镇江市卫健委_媒体舆情】临近手术,血糖居高不下咋办?多病共存,血糖忽高忽低咋办?住非内分泌科,怎么找内分泌专家?莫慌!不管身处哪个病区,只要住进“虚拟病房”,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医护团队都能实时精准为患者管控血糖。非内分泌科近40%住院患者有高血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 2025-07-11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