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双河洞的生态密码与守护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0:25:00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上,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作了主旨演讲,将贵州双河洞的神秘面纱再度掀开,向世界展现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沉甸甸的保护使命。

黄伟进行主旨演讲。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摄

大娄山脉横亘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亿万年的地质运动中,水与岩的碰撞在遵义绥阳的土地上雕琢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地下画卷”——双河洞。它发育于寒武系白云岩地层,是全球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成层性白云岩洞穴系统,被地质学家誉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2024年最新科考数据显示,其总长度已达437.1千米,纵深912米,115个洞口相互连通,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洞,洞体由上中下三层8条主洞、200多条支洞构成,宛如一座精心设计的“地下迷宫”。

贵州双河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踏入双河洞,就进入了一个魔幻的“地心世界”。钟乳石如冰柱垂落,在光影中折射出水晶般的光泽;地下暗河蜿蜒流淌,叮咚水声与洞壁回响交织成自然乐章;飞珠溅玉的洞中瀑布自高处倾泻,水雾在洞顶聚成“云帘”;九曲回肠般的洞道曲折幽深,每一次转弯都可能遇见新的惊喜——晶花洞的天青石晶体如星屑铺陈,山王洞的岩壁刻满亿年地质年轮,银河洞的地下河在黑暗中泛着幽蓝波光。更令人惊叹的是,洞内完好保存着大量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化石及亚化石,目前已发现距今约10万年的熊猫化石个体50具,保存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为研究古气候、古生态和生物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水溶洞广场。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双河洞的价值,远不止于自然奇观。自1987年起,23次多国联合科考在这里展开,洞穴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破译其生态密码,让这座“地下迷宫”逐渐从养在深闺走向世界视野。依托科研成果,遵义以“洞穴+”模式为抓手,推动地质遗迹与文化、旅游、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新路径,“洞穴+音乐”“洞穴+诗歌”等创新业态蓬勃生长。在洞内,洞穴图书馆、地心集市等新业态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在洞外,联动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温泉养生、森林徒步、星空露营等项目;2024年,绥阳县因双河洞带动接待游客6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8亿元。此外,双河洞还开发了70余门特色研学课程,与清华北大等20余所高校及300余所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年接待超10万人次的研学学生,让这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地球科学教育基地,保护自然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地下裂缝。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我们始终牢记,双河洞不仅是遵义的,更是全人类的自然遗产。”演讲中,黄伟的话语坚定有力。如今的双河洞,正以“保护优先、科学发展”为原则,编织起一张立体的生态保护网——科学制定保护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细化地质公园管控措施,将生态保护贯穿于开发全过程;以“龙头引领、串珠成链”为路径,串联周边景点、激活地方产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以“目标引领、加快发展”为动力,全力推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等工作。令人振奋的是,6月26日,双河洞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向世界级生态名片再迈一步。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银河洞竖井。双河洞景区供图

从地质秘境到融合典范,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双河洞的故事,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更是一份写在石头上的生态答卷。那些沉睡的化石、璀璨的钟乳石、蜿蜒的洞道,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真理——唯有守护自然之美,方能延续发展之脉;唯有敬畏生命之奇,方能书写未来之章。双河洞的明天,必将是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注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春英 游正兰 张警 徐涛

编辑 游正兰

二审 方春英

三审 曾帅

相关文章

  • 【聚焦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双河洞的生态密码与守护故事

    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上,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作了主旨演讲,将贵州双河洞的神秘面纱再度掀开,向世界展现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沉甸甸的保护使命。黄伟进行主旨演讲。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2025-07-06 00:25:00
  • 谷城开展船舶防污染应急演练 筑牢汉江生态安全屏障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唐明辉、袁星星、纪嘉欣)为全面提升船舶污染防治应急处置能力,守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6月26日,谷城县港航中心联合县航运公司,在汉江谷城段喻家湾水域开展2025年船舶防污染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以实战模拟为核心,有效检验应急队伍能力,为保障汉江水域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演练以“船舶 2025-07-02 15:06:00
  • 绿色发展,高校大有可为

    【光明论坛】作者:刘俊、徐妍(均系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6月23日至29日举行,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核心场域,是传播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的重要载体。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通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体系,构建起“认知-价值 2025-06-30 05:23:00
  • 贵州榕江:恳请社会爱心救援暂缓自行前往救灾现场

    6月28日晚,贵州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提示:温馨提示家园有殇爱无疆,洪灾无情人有情。在我们最艰难的关键时刻,大家目光聚焦榕江、社会各界力量汇聚榕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为我县抗洪救灾工作作出积极贡献。在此,榕江县38.5万人民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 2025-06-29 08:52:00
  • 看“皖”纳百川AI弄潮

    来源:IT时报作者/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编辑/ 孙妍6月26日,以“AI领航 向新同行”为主题的2025安徽电信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安徽省阜阳市举行。来自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业界专家、生态伙伴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新路径,推动数字 2025-06-28 1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