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西流南村:美丽蝶变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地处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潞城区辛安泉镇西流南村,受生态红线限制,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大量年轻人外出谋生,村子一度沉寂。近年来,西流南村支村“两委”与全体村民携手,以系统性思维破局,锚定“生态优先、转型发展”方向,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昔日小村落正焕发新的生机。
环境整治是转型的“先手棋”。该村以生态保护为根基,通过增设分类垃圾桶、开展飞线整治、实施进村道路提质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搭建起坚实的基础,为后续发展筑牢了生态与硬件根基。

▲兴泉生态农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李雨欣(见习)摄
产业发展是振兴的“强引擎”。西流南村立足自身资源,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建立了兴泉生态农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青葱农场融合休闲采摘与特色种植,既美化乡村景致,又能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庭院经济,让院落变身“小果园”“小菜园”,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西流南村彩灯加工车间。 李雨欣(见习)摄
文旅融合则擦亮了乡村“金名片”。村里建成晚渡风情慢生活体验园,主打“乡村怀旧”品牌,有力提升了乡村的旅游承载力;引入外部资源,与山西诚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毓芳园;采用“农户+公司”模式发展彩灯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每年举办的彩灯文化艺术节更成了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为持续汇聚人气,西流南村一方面借网络平台与媒体宣传,让乡村特色走出乡野;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提升服务质量,确保访客“来得舒心、留得安心”。
辛安泉镇西流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庆祥说:“我们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家乐、民宿生意红火,特色农产品加工也蓬勃兴起,村民收入显著提高。下一步,我们计划完善旅游设施,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引入更多的产业项目,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领村民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涧口村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年间。李雨欣(见习)摄
如今的西流南村,依托旅游慢道的交通优势,深挖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通过举办彩灯文化艺术节、七夕游园会、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会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投资者慕名而来。昔日沉寂的小山村,正稳步踏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来源:潞城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
相关文章
- 地处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潞城区辛安泉镇西流南村,受生态红线限制,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大量年轻人外出谋生,村子一度沉寂。近年来,西流南村支村“两委”与全体村民携手,以系统性思维破局,锚定“生态优先、转型发展”方向,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昔日小村落正焕发新的 2025-09-10 09:21:00
-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夏季的高原乡村绿意满盈,处处充满生机。7月24日,记者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走进青海圣航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十几个一字排开的大棚。大棚内,一棵棵葡萄树铆足干劲向上攀缘,在一根根缠绕的葡萄藤间,一串串晶莹剔透、青紫相间的葡 2025-08-27 07:56:00
-
走进深蓝丨《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黄河三角洲绘就生态画卷》8月23日21:17播出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3日讯 在我国广袤无垠的海岸线画卷中,东营黄河口湾区是渤海之滨熠熠生辉的存在。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系统修复,持续恢复盐沼生态生境,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扩张。为了解决智慧监管水平不高,科研监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自然保护区实施了黄河口国家公园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项目。如 2025-08-23 18:06:00 - 近日东胜“新生态好课堂”在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获高度认可8月16日,在重塑基础教育新生态-2025年度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地一案”学术研讨会上,东胜区受邀作《我的课堂我做主——以“新生态好课堂”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东胜路径》汇报,从四个方面系统介绍探索背景、推进路径、实践成果和未来愿景。 东胜区紧扣“ 2025-08-18 10:39:00
- 活动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8月13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代表团赴香港参加2025年香港国际茶展暨美食博览会并开展农业经贸活动,成功参与并主办了两场重要农业推介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天府粮仓”核心产区的优质农产品与“天府源”品牌矩阵,有力推动成都优质特色农产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进一步深化蓉港农业交 2025-08-16 1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