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急救技能,应列入学校必修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1:44:00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烟台学生姜昭鹏弃考救人”赢得全网点赞。

姜昭鹏专业的急救技能来自学校,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已将急救教育纳入到常态化教学体系,所有专业全部开设《急救知识与技能》必修课。学校创新性地将这一课程融入“课程思政”。

为扎实做好急救教育工作,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配备了AED和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等专业设备,还邀请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担任实践导师。

学校开展急救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生命责任意识,培养临危不乱、敢于担当的人文品格。

过去一周,引发全网关注的“烟台学生姜昭鹏弃考救人”事件迎来圆满结局,姜昭鹏获得补考机会,被救同学正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状态良好。当我们为这条温暖的新闻而感动时,应该关注到,是姜昭鹏7分钟教科书式的急救为同学抢来了活下去的机会,这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急救教育进校园的必要性。生命无价,急救教育理应成为校园必修课,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医学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每延迟1分钟施救,生存率就会下降7%至10%。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现场人员的急救能力往往决定发病者的生死。姜昭鹏正是抓住这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为同学赢得了生机。这一事件也生动诠释了“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价值。

姜昭鹏冷静又专业的施救并非偶然,而是其所在学校将急救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体系的结果。该校要求,所有专业全部开设《急救知识与技能》必修课,并创新性地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同时,学校配备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和海姆立克训练模拟人等专业设备,还邀请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担任实践导师。师生掌握了相关技能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深入社区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对社区居民进行知识普及的过程中,师生的理论知识记得更加牢固,技能操作更加规范、熟练。正是基于学校对急救教育的重视,姜昭鹏才能在意外到来时沉着应对,抓住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这也充分彰显了校园急救教育的必要性。

除了技能培养,急救教育的深层价值更值得关注。常态化教学的背后,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教育的深耕。学校开展急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培养一种生命责任意识,教会年轻一代敬畏生命、互助互济的人文精神,培养临危不乱、敢于担当的人文品格。这种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的升维,正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

系统地学习急救知识能够帮助师生建立科学的风险认知,消除对突发疾病的恐慌心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急救技能时,就会在校园以及社会上织就一张无形的“生命防护网”。

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校园急救教育存在系统性缺失,绝大多数学校既未配备完善的急救设施,也未开展正规的急救培训活动,更未把急救培训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硬性要求。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5%,大学生群体中接受过正规急救培训的比例也仅为15%。这种现状导致大学生在面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错失“黄金救援时间”。

要改变当前校园急救教育缺失现状,需要多维度、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应将急救培训纳入国家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确保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能掌握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基本技能。同时,建立校园急救设施标准,在教学楼、体育馆等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必要设备,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等。

“姜昭鹏们”的出现不应只是偶然的英雄故事,而应成为校园的常态风景。当我们从生命至上的高度重新审视急救教育的价值,加快补齐这一关乎生命安全的短板,当我们把急救培训从选修变为必修,从个别走向普及,就能让更多生命得到及时守护。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我们去珍惜。

责编:秦菲

相关文章

  • 为生命“待机”!餐馆老板暂停营业6天只为捐献造血干细胞

    近日,南昌市新建区一名“80后”餐馆老板小吴,主动按下了生意的暂停键,餐馆歇业6天,只为捐献造血干细胞。8月19日,在南昌某医院,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小吴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233毫升的“生命火种”,将为一位远方的血液病患者点亮生的希望。小吴也成为南昌市第79例、新建区第6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 2025-08-20 14:18:00
  • 关注!多所高校宣布调整研究生学制

    日前,多所高校宣布“调整部分专业的研究生学制”。宁波大学发布的《关于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部分变更信息的公告》显示,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的学制由2.5年变更为3年(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发布了《关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变更的公告》, 2025-08-16 16:38:00
  • 聚焦民生关切 创新智慧监管 呼和浩特市以精准计量“量”出首府温度

    “自从海鲜销售大厅启用了智能防作弊电子秤,交易更阳光透明了,不少顾客为之点赞,市场回头客也随之增多。这一举措,有效防止个别商户更改电子秤数据进行作弊,消费者购物也更放心了。”谈及近来的生意,双树农贸市场海鲜销售大厅负责人黄天旺感慨颇多。黄天旺所说的智能防作弊电子秤,是今年5月份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 2025-08-12 08:28:00
  • 何以中国|人民网评:让创新扎根历史,让文化拥抱未来

    从国家级非遗杨柳青年画焕发新生命力,到天开高教科创园的科创实践,再到五大道保留的历史风貌……天津凭借科技与文化精心勾勒出一幅“和合共生”的壮丽城市画卷。科技无疑是推动天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3年5月开园的天开高教科创园,短短两年内注册企业超3500家,成为京津冀科创新高地。这里汇聚了天津 2025-08-11 09:53:00
  • 雄安新区发布2025年度急需紧缺技能人才职业目录

    雄安新区发布2025年度急需紧缺技能人才职业目录涵盖八大行业89个工种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李畅)近日,2025年雄安新区“技能照亮前程”供需对接交流活动举办。活动现场,雄安新区2025年度急需紧缺技能人才职业目录(以下简称“职业目录”)正式发布,涵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空天信息、生活服务等八大行业领 2025-08-11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