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龙眼中的“爱马仕” ,高州储良龙眼有何不同?|粤来粤好百千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8:06:00    

岁月凝琼浆,一口高州甜!你知道吗,全国每10颗龙眼,就有1颗来自这儿——茂名高州。

继荔枝大丰收后,茂名龙眼也迎来了丰收季。盛夏时分,我们来到世界储良龙眼的发源地、中国龙眼之乡——广东茂名高州储良村。在这里,有一棵储良龙眼母树,它可是年纪超过300岁的“龙眼老祖宗”,孕育了全球超250万亩龙眼林,相当于35万个足球场那么大!

想知道储良龙眼凭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0个广东特色产业,今天我们就从这颗龙眼出发,揭开它的县域振兴密码。

来,尝一口酝酿了300年的甜蜜

从茂名高州分界镇政府向西北方向出发,驱车半小时,就来到储良龙眼母树公园,园内一棵硕大的龙眼母树映入眼帘,给人一种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这棵母树在上世纪80年代靠嫁接“开枝散叶”,现在全球有1亿多株龙眼都得喊它“太奶奶”,子子孙孙遍布国内7个省和全球8个国家及地区。

每年七八月,正是龙眼收获的季节,快看这果子——外壳金黄,剥开后果肉晶莹饱满,汁水欲滴,一口下去,正是酝酿了300年的甜蜜!

“储良龙眼跟其它地方龙眼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个头大,同时肉质爽脆,产量也很高。”茂名高州分界镇储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莫潇介绍,该村种植龙眼约3500多亩,今年产量同比增长约40%。

为了更好推广储良龙眼,这两年,莫潇走向台前,以个人IP帮村民宣传销售龙眼,当起了“带货书记”,收获了不少网友好评。

据最新统计,分界镇已培育电商经营主体900余家,其中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合作社、个体户达467家,电商从业人员超4000人。

深加工提升“甜蜜”附加值

新鲜龙眼季只有2个月,怎么把它的甜蜜储存到一年四季呢?答案就在这里——遍布在储良村及周边大大小小的龙眼加工坊。

用钩针一划、一挑、一勾,龙眼核被轻松取出,龙眼肉整齐码放,像极了晶莹剔透的珍珠。不一会儿,整盘龙眼肉就被送入烤箱烘焙,烤箱下面燃烧的,正是龙眼树和刚剥下的龙眼壳。

“10斤新鲜龙眼,可以烤制1斤龙眼干。通过纯天然的手工加工,1-3元每斤的龙眼变身成为40-70元一斤的龙眼干。”又是一年丰收季,高州市有强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亚清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脱去水分的龙眼干不仅更加甜蜜,也大大提升了大家的收入。

而甜蜜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高州市颖发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燕扬之前在珠三角打工,如今他的公司年营业额超200万元,带动几十名村民就业。“我真的很看好高州农业的发展!”莫燕扬说。

“我们直播间每天销售龙眼1万斤以上,高峰时有两三万斤。”00后柯伟明大学刚毕业,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做起了农产品电商。因为人手不够,他就近招聘了不少宝妈和大学实习生,生意蒸蒸日上。

正所谓“一颗金果子,兴旺一座城”。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高州将用这份甜蜜,创造更多致富故事。

出品:南方日报经济新闻部乡村振兴工作室

策划:陈枫 王海军 陈戈

统筹:彭琳 刘俊 李细华 张西陆

出镜:李赫

撰文:李赫 邱茜

编导/脚本:李赫 王悦阳 彭琳

拍摄:张令

剪辑:肇庆德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乐然 何志豪

设计:潘洁 谭唯

相关阅读>>>

粤来粤好百千万·探宝县域特色产业

【作者】 李赫;王悦阳;邱茜;彭琳;张令;何志豪;潘洁;谭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龙眼中的“爱马仕” ,高州储良龙眼有何不同?|粤来粤好百千万

    岁月凝琼浆,一口高州甜!你知道吗,全国每10颗龙眼,就有1颗来自这儿——茂名高州。继荔枝大丰收后,茂名龙眼也迎来了丰收季。盛夏时分,我们来到世界储良龙眼的发源地、中国龙眼之乡——广东茂名高州储良村。在这里,有一棵储良龙眼母树,它可是年纪超过300岁的“龙眼老祖宗”,孕育了全球超250万亩龙眼林,相当 2025-08-20 08:06:00
  • 快看!乡村振兴绘就了这些沂蒙新景!

    乡村振兴着笔墨,红色沂蒙绘新篇。在革命老区沂蒙,全国首个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已经耕耘了近五年。来到临沂,东高庄红色文旅展演感人至深,坡石桥村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装备先进,卢官庄合作社的耕作机械让人大开眼界,试验区成果展示生动精彩,都给《金融时报》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图为临沂市国家级 2025-08-15 12:40:00
  • 南方孔雀北飞记:一位草原姑娘的十余年坚守

    “以前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日前,兴安盟科右前旗公主陵牧场的陈乌云高娃一边忙活着蒙古包餐厅的生意,一边和记者谈起过往。陈乌云高娃现在不仅养殖孔雀,还在饭店售卖孔雀工艺品,收入早已越过了温饱线。这份改变,离不开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海燕。正是她十余年的执着奋斗,才让南方孔雀在千里之外的 2025-07-22 10:10:00
  • 老字号出新招!不撒种子改“织田”,让800农户赚翻了!

    七月的天津,暑气像层密不透风的纱,裹着西青区辛口镇的土地。在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比暑气更盛的是一派忙碌景象——机器嗡鸣中,种子正被编织成整齐的“带子”,泥土翻动间,承载着800多户农户对秋冬的期盼。这颗被老天津人念叨“落地摔八瓣”的沙窝萝卜,正借着老字号的新科技,把这份脆甜的美好, 2025-07-15 10:25:00
  • 麦积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助力易地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 近年来,麦积区聚焦易地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目标,立足不同类型安置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扶持搬迁群众发展“果、畜、蔬”主导产业和“药、菌、蜂、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各安置区积极探索出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搬迁群众实现增收。扶贫公司带动促就业。石佛镇马家山新村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产 2025-06-20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