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孔雀北飞记:一位草原姑娘的十余年坚守
“以前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日前,兴安盟科右前旗公主陵牧场的陈乌云高娃一边忙活着蒙古包餐厅的生意,一边和记者谈起过往。陈乌云高娃现在不仅养殖孔雀,还在饭店售卖孔雀工艺品,收入早已越过了温饱线。这份改变,离不开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海燕。正是她十余年的执着奋斗,才让南方孔雀在千里之外的兴安盟草原落地生根,发展成了当地致富的特色产业,也成为陈乌云高娃增收的“金翅膀”。

周海燕手把手教学员制作工艺品
2010年,电视上南方动物园孔雀的一抹惊艳开屏促成了北行起点。周海燕要驯养孔雀的想法,在家中引来的却是冷水与质疑。当周海燕和妹妹风尘仆仆一路蜷在面包车里,小心翼翼从云南捧回这10羽“娇客”时,创业的憧憬却如同雨中的棚舍一般迅速坍塌。新建的孔雀舍因选址失误,被暴雨淹没;首批孔雀因无法适应北方温差,一周内全部死亡。妹妹周海南蹲在废墟里掉泪:“姐,咱别折腾了。”
周海燕没吭声,只是连夜画起了新的孔雀舍设计图。儿时邻居因2元电费被断电的画面,此刻在她脑海里格外清晰。“要是连孔雀都养不活,还谈什么改变家乡?”这个从义勒力特镇走出来的姑娘,骨子里藏着草原人不服输的倔强。她带着妹妹不断尝试,在零下20℃的棚舍里反复做温差实验,研究出双层保暖孔雀舍。随后她又走访全国多个养殖基地,结合北方农作物特点,经过上百次试验,最终配出了适合孔雀生长的专属饲料配方。2011年开春,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当30多只孔雀在改良后的棚舍里展开蓝绿相间的尾羽时,周海燕知道,“孔雀东北飞”的故事,终于有了第一章。
合作社挂牌成立后,周海燕并不局限于个人成功。她挨家上门劝说村民加入,初期却处处是冷眼的回应。于是她慷慨给予免费技术培训,并以保底价收购承诺消除村民忧虑。就这样,从一户、两户开始,陈乌云高娃等乡亲的生活终于被周海燕的援手点亮,曾经黯淡的日子被孔雀羽毛妆点得光彩熠熠。

孔雀工艺品
致富的密码,也从活禽延伸至羽毛。周海燕发现孔雀华丽换羽本是自然的恩赐,却被当作废物丢弃实在是浪费。于是她南下浙江拜师学艺,将传统手工艺与孔雀羽结合,创造出头饰、胸针、耳环、羽毛扇、羽毛画等百余款羽翎艺术珍品。为了让乡亲们掌握手工技艺,合作社还办起了免费培训班,残疾人小刘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学会羽毛粘贴时的激动:“手不灵活,但海燕姐教了我很多遍。现在,我不仅羽毛工艺品做得好,还留在合作社当培训老师,每月最高能赚10000元。”截至目前,合作社累计培训学员3252人次,其中残疾人680人;帮助200余户农民成立家庭工作室,仅羽毛工艺品年产值就达300万元。

游客在孔雀园参观

学生们在孔雀园研学
如今,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内蒙古唯一的孔雀孵化养殖基地和北方最大的孔雀羽毛工艺品制作基地,其技艺更是荣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的助力下,基地华丽转身,成为集观光、科普、手工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打卡地。游人纷纷被孔雀开屏惊艳,亲身体验羽作魅力。旅游引来消费,消费激活生产,孔雀开屏的回响在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放大。
创业路远,荆棘丛生,但周海燕回首一笑:“那些难处,如今皆成阶上尘土。”来自遥远的南方孔雀,如今在风雪北地也能活得高贵辉煌。周海燕用奋斗的笔锋突破地域限制,谱写了一曲共富北疆的华丽诗章。
记者:于天宇 通讯员 姜然
相关文章
- “以前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日前,兴安盟科右前旗公主陵牧场的陈乌云高娃一边忙活着蒙古包餐厅的生意,一边和记者谈起过往。陈乌云高娃现在不仅养殖孔雀,还在饭店售卖孔雀工艺品,收入早已越过了温饱线。这份改变,离不开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海燕。正是她十余年的执着奋斗,才让南方孔雀在千里之外的 2025-07-22 10:10:00
- 七月的天津,暑气像层密不透风的纱,裹着西青区辛口镇的土地。在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比暑气更盛的是一派忙碌景象——机器嗡鸣中,种子正被编织成整齐的“带子”,泥土翻动间,承载着800多户农户对秋冬的期盼。这颗被老天津人念叨“落地摔八瓣”的沙窝萝卜,正借着老字号的新科技,把这份脆甜的美好, 2025-07-15 10:25:00
-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 近年来,麦积区聚焦易地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目标,立足不同类型安置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扶持搬迁群众发展“果、畜、蔬”主导产业和“药、菌、蜂、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各安置区积极探索出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搬迁群众实现增收。扶贫公司带动促就业。石佛镇马家山新村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产 2025-06-20 15:37:00
- 开栏语:潮涌香城,创享未来。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楚商回乡、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校友回归与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部署安排,展示我市楚商回乡、返乡创业、校友回归工作成效,本报今起开设《创在咸宁》专栏,以“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新动能”为主旨,聚焦我市楚 2025-06-03 08:46:00
- 立夏刚过,热浪初涌。兴安盟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兴牧嘎查田野里,村民田树林家180亩玉米苗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在田埂上,田树林远远瞧见兴牧嘎查副主任赵国海的身影,赶忙迎上去:“赵主任,我家今年还得预订‘玉米楼’,可得给我留好呀。”秋收后的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兴牧嘎查,村民驾驶铲车将玉米棒装进“玉米楼”赵国 2025-05-19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