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消费新观察丨一城花事解码文旅新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7:02:00    

央广网洛阳4月6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张羲轮)清明时节,洛阳城内牡丹竞放,游人如织。依托“牡丹文化节”品牌效应,当地以花为媒,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赏花+文创+汉服+美食”融合业态,推动千年古都的“春日经济”在国色天香中焕发蓬勃生机。

洛阳应天门下拍摄的游客(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在位于河南洛阳的应天门遗址下,十余名身着汉服的游客在摄影师指导下调整姿态。一位专程从西安来洛阳的游客手持牡丹团扇,襦裙刺绣纹样与身后城楼相映成趣。2025年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推出汉服巡游等35项活动。数据显示,文化节期间汉服体验日均接待量激增,约拍摄影师档期爆满。

“从清晨拍到深夜已成常态。”应天门下正在拍摄的摄影师介绍,游客对妆造精细度要求日益提升,他笑称:“洛阳汉服妆造‘卷’得很,每位游客都能化身‘娘娘’‘小仙女’”。

许多年轻人在牡丹花前打卡(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作为汉服游客热门打卡地,王城公园牡丹花坛旁,众多年轻人正倚着青石栏杆取景。“王城公园是全国罕见建在遗址上的综合公园,这里也是首届牡丹文化节的发源地。”洛阳王城公园副主任马晓洁介绍,今年重点升级“沉浸式赏花”体验:古建筑群与牡丹花坛构成诗意图景,红墙、诗廊、城楼变身汉服摄影胜地;园内古风音乐萦绕营造雅致氛围;同时引入牡丹化妆品、牡丹邮局等业态,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小时延长至4小时,二次消费增长显著。

牡丹酥(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办主任许蕾介绍,牡丹深加工产品如牡丹酥、牡丹花茶、牡丹籽油已形成规模,牡丹瓷、牡丹画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牡丹盆花作为年宵花销售突破65万盆,鲜切花销售2750万支,其中优质切花打入了海外市场。清明小长假期间的纪念品商店里,一朵朵完整的牡丹花在茶杯中“盛开”。洛阳这座千年古都正以牡丹为笔,绘就文旅融合的春日画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特朗普回应涉爱泼斯坦案传闻:我的名字不在档案中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抵达苏格兰后接受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我从未被告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与杰弗里·爱泼斯坦相关档案中。”他坚称自己的名字未在档案中提及,并称媒体对此事的过度关注是“小题大做”。2019年,富豪爱泼斯坦因涉嫌未成年人性交易被起诉。(央视记者 刘旭)编辑 毛天宇 2025-07-26 10:49:00
  • 恒瑞医药子公司注射用HRS8179获临床试验批准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 实习记者 宋雨盈)7月24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北京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注射用HRS8179开展预防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后严重脑水肿的临床试验。公告显示,该药物通过减少钠离子内流,减轻脑卒中后脑水肿的形成 2025-07-24 17:52:00
  • 古老那达慕 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2日电(记者魏婧宇)夏季的内蒙古草原,又进入了“那达慕季”。游客王女士从江西慕名而来,出了锡林浩特机场不是打车,而是骑上骏马“打马”前往那达慕会场,这让王女士激动不已:“来内蒙古就是为了骑马,没想到下了飞机就能体验到。”过去,牧民们骑着马、赶着勒勒车参加那达慕,如今游客们也骑乘“ 2025-07-22 15:55:00
  • 上海海洋水族馆近30年“老员工”元老级龙趸鱼离世,水族馆回应:平均寿命20年,已是“老寿星”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上海海洋水族馆的一条元老级巨型石斑洞穴龙趸离世,引发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与怀念。这条石斑鱼曾在馆内生活了近30年,是许多游客心中的“老员工”。水族馆方面回应称,龙趸在自然界的平均寿命通常在20年左右,这条龙趸的离世属于自然生命周期现象,已经是一位非常高寿的“老寿星”。上海海洋水族馆 2025-07-22 11:05:00
  • 突然停业!知名企业创始人疑坠亡

    近日,知名整装公司“靓家居”突然宣布停业,引起外界关注。7月18日,网络流传一份《停业通知》称,因靓家居相关公司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长期亏损,现已资不抵债,无力继续经营。现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停止经营。请各债权人向相关公司进行债权核对、确认工作,公司同时积极配合破产清算工作。相关视频显示,因靓家居停业, 2025-07-20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