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消费新观察丨一城花事解码文旅新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7:02:00    

央广网洛阳4月6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张羲轮)清明时节,洛阳城内牡丹竞放,游人如织。依托“牡丹文化节”品牌效应,当地以花为媒,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赏花+文创+汉服+美食”融合业态,推动千年古都的“春日经济”在国色天香中焕发蓬勃生机。

洛阳应天门下拍摄的游客(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在位于河南洛阳的应天门遗址下,十余名身着汉服的游客在摄影师指导下调整姿态。一位专程从西安来洛阳的游客手持牡丹团扇,襦裙刺绣纹样与身后城楼相映成趣。2025年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推出汉服巡游等35项活动。数据显示,文化节期间汉服体验日均接待量激增,约拍摄影师档期爆满。

“从清晨拍到深夜已成常态。”应天门下正在拍摄的摄影师介绍,游客对妆造精细度要求日益提升,他笑称:“洛阳汉服妆造‘卷’得很,每位游客都能化身‘娘娘’‘小仙女’”。

许多年轻人在牡丹花前打卡(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作为汉服游客热门打卡地,王城公园牡丹花坛旁,众多年轻人正倚着青石栏杆取景。“王城公园是全国罕见建在遗址上的综合公园,这里也是首届牡丹文化节的发源地。”洛阳王城公园副主任马晓洁介绍,今年重点升级“沉浸式赏花”体验:古建筑群与牡丹花坛构成诗意图景,红墙、诗廊、城楼变身汉服摄影胜地;园内古风音乐萦绕营造雅致氛围;同时引入牡丹化妆品、牡丹邮局等业态,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小时延长至4小时,二次消费增长显著。

牡丹酥(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办主任许蕾介绍,牡丹深加工产品如牡丹酥、牡丹花茶、牡丹籽油已形成规模,牡丹瓷、牡丹画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牡丹盆花作为年宵花销售突破65万盆,鲜切花销售2750万支,其中优质切花打入了海外市场。清明小长假期间的纪念品商店里,一朵朵完整的牡丹花在茶杯中“盛开”。洛阳这座千年古都正以牡丹为笔,绘就文旅融合的春日画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黑龙江一煤矿发生矿震 6人被困

    记者从黑龙江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悉,9月10日1时44分,富力煤矿发生矿震,井下部分巷道破坏。目前,2人已成功获救被送医救治,无生命危险,尚有6人被困。现场救援正在进行中。(总台记者 张艺馨) 2025-09-10 11:41:00
  • 前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2%

      本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罗珊珊)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前7月,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19983亿元,增长15.3%;进口25798.6亿元,增长3.3%。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前7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同 2025-09-08 17:53:00
  • 安全感满满!洛阳多部门护航“幸福上学路”

      校门口道路实施缓坡改造,方便家长电动车通行;原有停车位升级为“即停即走”临时停车带,有效缓解高峰时段拥堵;门前加装坚固金属防护栏,科学引导人流,防止聚集,保障安全……近日,在洛龙区未来小学门前,多项贴心改造,让孩子们新学期上学之路变得更加安全、顺畅、有序。  新学期伊始,市文明办、市精神文明建设 2025-09-05 09:07:00
  • 南京购房补贴到期后不再延续补助政策

    记者8月28日从相关部门获悉,近期南京市房产局联合多个部门对当前全市购房政策进行梳理评估,总资金1亿元的新房购房补助政策最迟截至2025年12月31日,到期结束后将不再延续。据悉,为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增强政策精准性,持续释放改善性需求,南京市房产局日前牵头规资、建委、财政、公积金、网信等多 2025-08-29 09:34:00
  • 机器人如何自主料箱搬运?带你探访人形机器人仿真训练场

    今天(24日),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在安徽合肥开幕。来自国内100多所高校的200余支参赛队伍,带着320多台人形机器人,在全程无遥控的情况下,依靠机器人“全自主”识别环境,在多地形通行、智能避障与高效搬运等方面展开比拼。本次比赛的场地模拟了真实的工业场景,机器 2025-08-24 2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