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着力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城市发展的肌理中,产业始终是最强劲的跃动脉搏。
制造业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今年以来,南昌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持续推动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新动能新优势壮大,高质量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强强联合打造全球标杆
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2024年,南昌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6.8%,成为产业蓬勃向上的典型代表和工业质效双增的生动写照。
在实施“双碳”战略、法规路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商用车正加速取代燃油车。江铃与博世携手在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超级轻卡系统解决方案”,加速商用车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为未来智慧物流注入新动能。
“目前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达20%,选择在这个时候升级合作,本质上是对 ‘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行业拐点的响应。”江铃汽车副总裁兼新能源事业部CEO吴晓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轻卡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明显。一台年里程8万公里的纯电轻卡,每年可节省6万元燃料费用,首年就能轻松抹平油电车的购置差价。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和电量不断提升,加上大幅优化的底盘设计,效率更高的多合一电控单元,功率扭矩更大的电驱新技术的应用,轻卡续航里程已轻松突破300公里,大幅降低了客户的里程焦虑,满足了更多的运营场景。
商用车高度复杂的使用场景,决定了只有整车厂与具备深厚技术积淀的供应商深度协同,才能将技术转化为真实场景下的可靠价值。博世在电驱动、热管理、制动安全、转向等环节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江铃则基于对中国物流场景的深刻洞察,将技术适配至实际使用中的痛点。
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合作中,江铃汽车与博世以场景为纽带,将技术参数与运营经验深度融合,打通“实验室数据”与“路上真实需求”,打造真正高效、安全、可靠的商用车辆。
“我们不是简单移植乘用车技术。比如转向系统针对窄巷高频转向优化,制动能量回收可根据载重动态调节——每个细节都经场景验证。”江铃汽车轻卡部邓海燕部长介绍,“针对电动商用车的行业痛点,江铃通过优化三电系统、强化主被动安全配置及应用前瞻技术等措施,致力于提升车辆的长期价值。”
在江铃汽车三电实验室里,工程师展示了最新成果:宁德时代CTP电池高循环寿命次数突破4000次,配合博世热管理系统,-20℃续航保持率提升25%,新能源轻卡产业的痛点正被技术革新破解。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江铃与博世的首次合作,而是第三次跃迁。2003年,合作开发柴油共轨系统,2018年联合攻关新能源三电技术发布乐行E路达轻卡和E顺达小卡,到如今构建“超级轻卡解决方案”,双方的协作半径正持续扩展。
未来,双方还将持续合作,让超级轻卡成为能够满足客户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多维需求的“好伙伴”,打造新能源商用车电动化 “技术+运营服务+生态” 的全球标杆。
跨界合作重塑制造体系
走进方大特钢,投资3.2亿元的大型空分供气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这个与杭氧集团合作的大型空分供气项目已完成土建施工,目前进入供配电系统改造的关键阶段。
“这套系统相当于企业的‘工业肺’。”方大特钢投资发展部主管工程师华望告诉记者,“两套3万Nm/h制氧空分装置,将提供稳定优质的氧气等气体介质,可大幅降低方大特钢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介质的用气成本。”项目预计今年11月竣工,投产后预计可使整个工序的生产成本下降约10元/吨。
与此同时,方大特钢超高温亚临界发电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也已于今年3月破土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可做到对企业生产工序富余能源的高效利用,进一步减少外购电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方大特钢的“朋友圈”持续扩容:1月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月和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企业“开放创新”的战略布局。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方大特钢自动化部信息中心网络设计主管工程师付汉峰表示,“我们正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双方就数智化转型规划、数字化(AI大模型)、信息安全等方面推动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则聚焦材料及产品研发与应用,构建新能源发展应用生态链。
跨界合作,为传统钢企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创新研发,则快速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南昌市“8810”行动计划旨在强化产业链协同,培育“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融通发展。作为南昌市新型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方大特钢今年正在推进46项科研项目,涵盖安全集中管控平台设计与开发、高应力板簧和高性能弹簧扁钢开发、欧标螺纹钢工艺研究、高炉稳顺低碳冶炼技术研究、高线减定径离合器系统国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传统动能的升级换代。
同时,方大特钢依托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科技平台,与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方大特钢利润总额3.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03%。随着战略合作的逐步深入和转型升级举措的持续推进,方大特钢有望在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洪观新闻记者 邬靓)
相关文章
- 近日江西南昌持续高温,有网友发视频称,南昌某处交通信号灯灯罩“热得变形了”。当地交警表示,灯罩耐高温,是被之前下的冰雹砸变形的。灯罩变形(视频截图)7月4日,一网友发布视频反映,南昌某处交通信号灯灯罩变形,配文“高温,江西南昌,红绿灯已经挺不住了”。视频获得2万多点赞,5000多条评论,许多网友在评 2025-07-07 11:24:00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肖立宇实习生熊姿报道:暑期出游计划已定,却苦于工作日难请假办证?南昌公安出入境为您“点亮”夜晚服务窗口!6月30日,记者从南昌市公安局获悉,为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市民,特别是中高考学生暑期集中出境游的办证需求,南昌市公安局将于7月2日起,连续四周的每周三晚间,在办证大 2025-06-30 16:20:00
- 【光明论坛】作者:刘俊、徐妍(均系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6月23日至29日举行,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核心场域,是传播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的重要载体。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通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体系,构建起“认知-价值 2025-06-30 05:23:00
-
上海AI企业冲刺港交所:9年干成中国第一AI超级应用,市值218亿
智东西6月27日报道,6月26日,上海AI产品公司合合信息递表港交所。招股书显示,合合信息是一家原生AI(AI-native)公司,已成为全球多模态大模型文本智能技术的领先者,业务已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3款C端产品拥有数亿全球用户群,是少有的同时在中国和全球拥有成规模用户量的原生AI公司 2025-06-27 14:16:00 - 6月25日,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签订协议,建设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武汉基地(以下简称“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四期项目。中创新航在汉建设的产业基地,再度迎来“扩容提能”,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加速向“新”。中创新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2024年动力电 2025-06-26 1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