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青云镇:“四聚焦”绘就和美宜居乡村
鲁网4月15日讯 近年来,临沭县青云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镇村干部坚持“促增收、促发展、增内涵、塑形象”一体推进,全面提升了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和治理水平。

聚焦“富在农家”,蓄积经济发展动能。按照县级“一主两辅多特”产业体系,紧扣青云生态绿色优势,深耕绿色产业发展引领,重点打造“一片林子、一个山头、一片叶子”“三个一”产业,助推群众持续就业增收。2024年来,新增12个绿色产品提质增效项目,红薯和板栗产量达1.2亿斤,带动群众务工900余人次。按照“合作社+能人+农户”实施方式,全镇杞柳种植2.3万亩,种植农户达2200余户。借助“林+N”循环产业链发展东风,通过组织引领、政策扶持与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完成林下种植1552亩,户均增收5800余元。
聚焦“学在农家”,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大力培育本土人才,以平台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储备321名乡土人才。依托“金滩栗海”,以“民宿+”等形式释放旅游红利。2024年以来,建成投入使用民宿5栋、农家乐1家,新增传统民房民宿改造7栋,累计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依托科技特派员、农业指导员等专技人才开展农技培训,宣传惠农政策,提升群众发展创业本领。
聚焦“乐在农家”,涵养文明乡风民风。构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共治”的多元治理共同体,有序推进36个村(社区)积分制、红白理事会等机制建设,加大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等整治力度,引导在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行动中潜移默化涵养文明乡风、培养淳朴民风。《沙窝村“网红+”模式赋能乡村治理》《李埠子村建立“邻里互助”模式》被评选为县委政法委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法优秀案例 。
聚焦“美在农家”,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学习运用“百千工程”经验,打造示范点6个,深入推进“两改两治理”,采取“代建为主、自建辅助”模式进行农户圈舍改造与厕所改造,完成“圈改”24户,“厕改”637户。优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套。以县级十件民生实事为契机,完成30个村电改5150户,灶改598户,建立积分制、红黑榜等制度,带动群众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下一步,青云镇围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作经验分享与成果展示,交出2025年奋战“百千工程”的“青云答卷”。面对新时期新要求,镇党委政府将吸收好、运用好现场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做大做强。(通讯员 王朝学)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24 鲁网
相关文章
- “各位新人怀着对爱情、对婚姻、对未来的共同理想,携手同心,相约一生……”4月29日,20对新人在菏泽市牡丹区冠宇牡丹园举行集体婚礼。新人们身着中式婚服,手挽手走过红毯,交换牡丹瓷戒指,在花海中许下爱的誓言。一位新娘说,“婚礼既浪漫盛大又有意义,寓意以后的日子像花一样灿烂。” 仪式结束后,新人们在牡丹 2025-05-01 17:03:00
-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在“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国 2025-05-01 16:52:00
- 文明赋能,乡村蝶变。4月30日,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见上图,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钟志辉 张令 梁钜聪 摄):乡村非遗集市上,50个特色摊位、近百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编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岭南文化画卷;“岭南处处是春天·‘百千万工程’”主题摄影展 2025-05-01 10:08:00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罗仕岭南春深处,珠江潮正涌。4月30日上午,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以下简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舞台上,乡村歌手唱响“百千万”新气象,农民模特秀出岭南乡村非遗新活力;舞台外,非遗市集里的传统技艺与摄影展中的阡陌 2025-05-01 08:01:00
- “五一”假期将至,为以最美乡村风貌迎接八方游客,石泉县喜河镇抢抓节前“黄金期”,以“全域整治、全域景区”为目标,组织各村开展“迎五一·净美家园”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聚焦G541国道沿线、村级主干道、农家院落等重点区域,组织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志愿者等成立“环境整治先锋队”,按照“清脏、治乱、增绿、提 2025-04-2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