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第二批 “飞天”草种顺利返乡
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赵俊杰 通讯员 邓艳芳)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由“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搭载的青海第二批6类生态林草种,历经15天太空之旅后,近日顺利移交给青海省林草局。
此次交接的试验材料包括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紫羊茅、紫苑、发草、黑褐苔草6类生态林草种,共计62克。此批林草种于2024年9月27日搭乘“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进入太空,历经15天在轨搭载试验后,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2024年12月11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对卫星搭载种子严谨地保全证据公证,确保了整个流程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目前,青海航天育种试验已从首批生态草种搭载拓展至林木种子及草种搭载,初步搭建起采集、搭载试验、航空搭载、地面选育的全链条体系。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基于前期青海湖流域、昆仑山区域生态草种种质资源研究成果,后续将持续锚定目标,为青海生态草种航天搭载工作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
青海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草原保护建设和退化修复的草业“芯片”,草种的支撑保障关系着草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省林业和草原局将目光投向了航天育种,继“神舟十五”载人飞船之后,再次借助“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态草种搭载之旅。生态草种太空搭载,绝非一次简单的太空旅行,而是一次充满希望与潜力的生态探索。太空的环境特殊,如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粒子辐射等的诱变作用,将诱发种子基因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而培育出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的牧草新品种。
“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搭载的青海省生态草种的顺利移交,标志着新一批生态草种将正式从航天领域交接至生态建设领域,开启它们在青海大地上的生态使命。省林业和草原局将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力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的牧草新品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观察、检测、分析和选育,探究太空环境对其遗传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加快乡土草种育种进程,为草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材料,解决牧草种子“卡脖子”问题,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大美青海作出贡献。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
- 地处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潞城区辛安泉镇西流南村,受生态红线限制,传统农业效益低下,大量年轻人外出谋生,村子一度沉寂。近年来,西流南村支村“两委”与全体村民携手,以系统性思维破局,锚定“生态优先、转型发展”方向,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昔日小村落正焕发新的 2025-09-10 09:21:00
- 本报讯 (记者 乔欣) 8月26日,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印发〈青海省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守法普法工作,实现普法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双向融合 2025-09-08 05:34:00
-
又一“长沙造”卫星发射成功 天仪研究院累计将38颗卫星送入轨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斌)5日19时39分,由天仪研究院与云遥宇航联合研制的云遥一号27星随谷神星一号(遥15)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入轨后,各项遥测参数均正常,状态良好,本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是总部位于长沙的天仪研究院执行的第21次太空任务,卫星代 2025-09-07 08:06:00 -
“护播天团”与北斗卫星向世界呈现阅兵震撼视听盛宴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助力阅兵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整齐划一的编队,高清震撼的音视频,为全世界呈现出一场沉浸式视听盛宴。当天安门广场上的“钢铁洪流”踏着铿锵有力的节拍前进时,在地球引力范围之外,中星6D、中星9C、中星9B、中星6C、亚太6C、中星6E组成的“护 2025-09-04 09:04:00 -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夏季的高原乡村绿意满盈,处处充满生机。7月24日,记者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走进青海圣航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十几个一字排开的大棚。大棚内,一棵棵葡萄树铆足干劲向上攀缘,在一根根缠绕的葡萄藤间,一串串晶莹剔透、青紫相间的葡 2025-08-27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