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产业圈,重庆科技大学用科研硬实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年科研经费超3.5亿元,2024年牵头获得国家级项目30项,获批单个项目经费500万以上的横向项目5项;建设“大三维”实验装置,首创“超临界”热采新技术,收获发明专利近40项;与“中国海油”强强联合,“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科研成果相继涌现……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重庆科技大学勇立潮头,以“企业需求”为驱动,发挥创新能动,积极探索科研发展新路径。充分体现了学校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与优势,具备承接行业与地方重大需求的能力。
5月20日,2025“全国主流网络媒体看重庆教育”大型融媒体采访团走进重庆科技大学。在这里,采访团深入探寻学校在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斐然成绩,亲身感受学校为推动科研事业进步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聚焦科研攻坚,实力攀升彰显担当
学校紧紧围绕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精心谋划、精准发力,在科研项目申报与成果收获方面成绩斐然。
学校在石油、冶金等领域优势突出。聚焦油气勘探开发与绿色开发,2022年学校牵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海上稠油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发生机理及在储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24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3.57亿元,其中,承担石油相关的横向项目经费超1亿元,充分体现了学校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与优势。石油领域已连续3年牵头获批重庆市政府科技奖励一等奖,相关成果在多个油田广泛应用。2024年学校牵头的“复杂工况井下连续管安全高效作业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决策,工程师可远程操作,APP实时监控,有效提升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节能减排,充分体现了学校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在冶金领域,学校2024年再次实现了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突破,尹立孟教授主持的“集成电路封装电磁脉冲微尺度固态焊接及其界面演化规律与调控机理”项目,获批直接经费260万元。
2024年,学校“大力发展‘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对策研究”获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一等奖,为全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与政策保障,有效促进了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水平和生态化发展。研究成果获领导批示肯定,在市级部门、区县、企业得到广泛采纳应用,具有显著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
近两年,学校与奎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余个。以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校企双方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全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致力共同推动工业流体方面的技术创新、为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培养应用研究型高素质人才。
夯实平台建设,生态优化激发活力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重庆科技大学深刻认识到科研平台作为科研创新载体的关键作用,始终致力于整合各方资源,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和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全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
学校积极推进“非常规油气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筹)”的建设工作,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实验室发展注入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凭借相关科研成果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为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深化科研合作方面,学校积极拓展渠道,2024年联合共建5个科研平台、成立1个研究院。与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共同推进“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携手共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等联合打造“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院”和“重庆市工业旅游品牌研究院”,与重庆市科协合作共建“重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与重庆市水利局合作成立“重庆市水利工程智慧管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成立了“智能数学与自主AI研究院”。这些涵盖多个领域的平台和研究院,为学校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相关文章
-
爸爸3年攒3万多元,被16岁儿子打赏“擦边主播”,交学费时才发现只剩300多,平台回应
近日,河南16岁男孩小明(化名)花掉学费打赏“擦边主播”,引发关注。#爸爸3年攒3万16岁儿子打赏剩300# 登上微博热搜第4位。小明的爸爸告诉记者,他每月工资仅3000多元,省吃俭用3年才攒了3万多元。这钱本来是给小明当学费用的,没想到竟被儿子挥霍一空。经了解,小明打赏主播,一共花费22147元, 2025-08-23 18:56:00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燕)近日,十堰市张湾区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张湾区乘用车智能线控底盘、商用车新能源两大重点产业项目。当前,两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加速突破,为区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按下高质量发展 “快进键”。在乘用车领域,由东风鸿泰投资的智能线控底盘项目取得 2025-08-22 17:25:00
-
精彩不落幕 逐梦不停歇——写在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之际
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雷倢8月17日晚,成都夜空,绚烂烟花又一次绽放。与水共舞、熊熊燃烧的世运火炬,在观众的深情瞩目下缓缓熄灭。11天,我们在烟花下欢聚,又在烟火下道别。圣火虽熄灭,筑梦不停歇。闭幕式现场。华小峰 摄8月7日至8月1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来自116个国 2025-08-17 21:02:00 - 来源:【新甘肃】【强县域 促提升】天祝 多举措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每日甘肃网天祝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今年以来,天祝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天祝县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模式,探索“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26件 2025-08-17 17:16:00
- 8月14日晚,在辽宁沈阳举行的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女子200米决赛中,年少成名的宁波姑娘陈妤颉以24秒34的成绩夺冠。至此,陈妤颉在本届运动会上已经完成100米和200米项目“双冠”。8月11日,陈妤颉在女子100米比赛中优势明显,以11秒29的成绩夺冠,同时追平了自己去年创造的该项目亚洲少年( 2025-08-15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