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端午
邹静婵
五月的湘中,阳光如熔化的铜汁倾泻而下。云影掠过稻田,时而化作奔兽惊起雀鸟,时而如母亲的手,摇着蒲扇拂开闷热。最妙时,它忽作悬空的巨粽,让人想咬一口,却嚼了满嘴热乎的风。
梅雨时节的返潮最是缠绵。河岸的水汽攀上墙头,在斑驳的墙面上留下蜿蜒的泪痕。母亲的声音穿过氤氲:“莫拖地了,潮气是赶不走的客人。”
我放下拖把探头望去,母亲正坐在斑驳的堂桌前,手指翻飞间,粽叶已裹住了一捧晶莹的糯米。
绿色的粽叶泡到水光滑亮,筲箕里浸着已泡到软烂的糯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糯米香和粽叶清香,糯米前的陶瓷碗里浸着红豆、绿豆,豆子亮晶晶的,像溪流中的田螺。
红豆粽、绿豆粽、白米粽,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碱水粽。糯米拌入食用碱水,呈现淡黄色,吃起来比一般的粽子都要紧实弹牙。碱水激出糯米本身的甜,不蘸糖也能尝到丝丝回甘,我们喜爱粽子蘸白糖,白糖颗粒感与糯米的绵密形成层次感,这是独属于湘中游子的乡愁风味。
取两片粽叶光面相对,一折一挽成漏斗状,糯米沉底,红豆藏心,最后用棕树叶一缠一绕,像给乡愁打了个结。老家那边流行用深绿色的棕树叶来捆粽子,棕树叶耐煮,还自带一股树木的清香,煮熟的粽子会沾上棕树的草木香气,更加诱人。
先将棕树叶的枝干部分绑在堂桌上,再用棕树叶片做成的小绳将粽子绑得紧紧的,也不宜太紧容易煮爆,松紧适中即可,这样一个粽子才算是完成了。
不时,棕树叶子上便挂得满满登登,仿佛一串串沉甸甸的绿色风铃,在晚风中静静摇晃着。
母亲絮絮叨叨说着曾经的往事,家里的木电视柜、木衣柜、我儿时的床,包括这张掉漆的堂桌,都是20多年前外公做木匠时给母亲打的嫁妆,掉漆的木纹里藏着外公当年刨花的弧度,每一道划痕都是时光的拓印。
未几,筲箕中的糯米已见了底,取而代之的是堂桌四个角挂着的棕树叶子上坠满了果实。
“一双、两双……十双……二十双……四十双。”母亲用她独特的方式数着粽子,随手拿起一条捆满粽子的棕树枝说道:“这一捆给你爷爷奶奶,这一捆端午那天跟你爸去山上奶奶(外婆)那儿,这一捆给邻居小霞……”
妹妹噘着嘴嘀咕:“我们包了这么久,大部分都送人情了,自己都不够吃!”母亲手上不停,只是轻笑:“你忘了去年小霞家送的腊肉了?”
天光渐沉,粽叶的沙沙声渐息,灶膛的火光却要亮起来了。母亲弓着身子,将盛满粽子的木盆抵在腰间,一步步挪向院子里的露天灶台。她的布围裙上还沾着糯米粒,随着步伐轻轻颤动。
院角的土灶早已烧热,那口黢黑的老铁锅蹲在上面,等着吞下我们一整日的劳作。灶内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母亲额角的汗珠闪闪发亮。
水汽裹挟着粽香,在灶台上方凝结成珠,又顺着土墙缓缓滑落。柴火舔着锅底,水的咕嘟声渐弱,直至晨光漫过灶台。七八个小时后,青翠的粽叶变得暗黄,糯米软糯香甜,粽子的清香攻占了整个院落。
薄雾被晨光撕开,灶中的柴火只剩零星的火星子。在端午这天想赖床几乎不可能,粽子飘荡的香味唤醒体内所有的馋虫,得知粽子已经出锅,我连忙从床上跳下来,拿起一只滚烫的碱水粽,撕开层层粽衣,半透明淡黄色米粒便呈现在我面前,米粒晶莹有光泽,口感丰富,没有油脂和咸味冲击,碱香中和了糯米的腻感,即使空口吃也不会单调。
家家门楣上斜插艾叶,檐下悬着红艳艳的公鸡冠毛。老人说,艾叶驱邪,鸡毛镇宅,这是湘中大地千百年来与自然对话的密码,是人们对平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在我老家,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道独特的佐餐小菜——紫苏擂蒜。它辛辣开胃,带有紫苏的清香,既能解腻,又能驱寒祛湿,是老家人过端午的必备风味。
一声沉闷一声清脆的擂蒜声,敲醒了端午节的清晨,母亲又开始在做紫苏擂蒜。在擂钵里一下下捣着紫苏和蒜。紫苏的深紫与蒜瓣的雪白在擂钵里厮杀,最终交融成端午的底色,像这土地上的日子,辛辣里总藏着回甘。
饭后,人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往河边走,村里每一年都组织了端午划龙舟。这两年愈发热闹,河岸挂满横幅,无人机盘旋拍摄,鼓声惊动天际。鼓点如雷,仿佛屈子踏浪而归的跫音;焰火炸响时,河岸的欢呼与千年前的楚歌隐隐重叠。
湘中的端午是粽叶托起的糯米,是龙舟划开的浪花,是柴火升腾的炊烟,是云朵投在稻田上的影子,是游子走得再远都挣不脱的那捆绑粽子的棕树叶绳。
相关文章
- 邹静婵五月的湘中,阳光如熔化的铜汁倾泻而下。云影掠过稻田,时而化作奔兽惊起雀鸟,时而如母亲的手,摇着蒲扇拂开闷热。最妙时,它忽作悬空的巨粽,让人想咬一口,却嚼了满嘴热乎的风。梅雨时节的返潮最是缠绵。河岸的水汽攀上墙头,在斑驳的墙面上留下蜿蜒的泪痕。母亲的声音穿过氤氲:“莫拖地了,潮气是赶不走的客人。 2025-05-27 08:22:00
-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25日电(记者石中玉)2025“你好!中国”中塞端午国际龙舟节24日至25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塞两国近20支龙舟队参加,数百名民众观赛,共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在龙舟节开幕致辞中说,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2025-05-25 16:56:00
-
艾草菖蒲上市,这位萧山农户的货“太抢手”,有订单直接就要一万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香气四溢的艾草菖蒲上市了。民间常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将至,作为节日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人家的大门口都会挂上翠绿的艾草和菖蒲。5月23日,潮新闻记者在萧山宁新村等地看到,一些绿色的艾草正在被村民收割,这些本地艾草将和村民们采摘的菖蒲一起被送往菜场、花店和网络销售点。陈 2025-05-24 07:13:00 -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5月19日,携程发布2025年端午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本地游、周边游以50%的比重占据主导,融合微度假、避暑及民俗体验等元素,成为端午旅游市场的显著特征。继“五一”小长假后,三天的端午假期以本地游和周边游为主,微度假、避暑和民俗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方式备受青睐。携程 2025-05-19 14:21:00
- 今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母亲表达爱意5月10日话题#广东过母亲节的仪式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送花是最常见的习俗之一粉色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它代表热情、母爱与祝福在荷兰花卉小镇一些花店的“母亲节”订单不断上升也有不少市民亲自前来挑选花束每年这个时候康乃馨、芍药等一些花 2025-05-11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