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好客山东・齐鲁1号” 旅游列车抵达临沂 “真金白银”惠民举措助力游客畅游沂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0:39:00    

在临沂客户端讯 4月11日,随着“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鸣笛驶入临沂站,首发团游客满怀期待地踏上临沂土地,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体验沂蒙春日风光与独特风情的精彩旅程。

据了解,此次列车以“一纵两横”3条线路串联全省11市22个站点,停靠临沂站、沂南站和兰陵北站。“齐鲁1号”列车宛如一条流动的纽带,把临沂的绮丽风光、特色美食、惬意美宿、深厚文化和八方游客紧密地串联起来。

列车上,临沂丰富的非遗好物、特色美食及文创产品提前亮相,引领广大旅客沉浸式感受临沂文旅的独特魅力。

在休闲车厢展区,来自临沂的省级非遗项目费县手绣备受青睐。这一承载沂蒙地区传统技艺的手绣珍品,以色彩明艳、寓意吉祥的绣荷包为代表,将浓郁的乡风乡情融入一针一线,成为旅途中馈赠亲友的特色伴手礼。怀旧车厢内,临沂地道美食同步开售,“青出于蓝”新中式花酥茶点礼盒、临沂炒鸡酱料、兰陵牛蒡茶、水晶蒜等特色产品整齐陈列,凭借鲜明的地域风味与精致包装,成为列车上的品购优选。

列车行驶途中,《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跟着共产党走》等经典旋律回荡车厢,唤起乘客对沂蒙大地的深情向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琅琊剪纸技艺,指尖翻飞间,精美图案跃然纸上,引得乘客纷纷围观,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整趟列车巧妙融入“红色沂蒙 时尚临沂”城市元素,打造沉浸式出行体验。来自兰陵的红掌等盆栽错落分布于车厢各处,让乘客仿佛置身花海,营造出雅致温馨的乘车环境。软卧车厢内,沂蒙山天蒙景区、岱崮地貌、红嫂家乡旅游区、琅琊古城、观唐温泉等标志性景区海报整齐排列,配合桌上摆放的印有临沂美食、方言及打卡地的特色明信片摆台,以及齐全的旅游地图、主题线路宣传资料,为游客出行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指引,让游客未到景区,先闻其美。

列车一到站,文旅盛宴便扑面而来。《沂蒙山水等你来》展现沂蒙山水灵秀,《中国加油》传递奋进力量,川剧变脸惊艳全场,《干一杯沂蒙山的酒》尽显沂蒙豪情,魔术表演引人入胜,《家住临沂》唱出家乡眷恋,《再一次出发》奏响时代强音。在文旅驿站,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为往来游客提供旅游攻略、团队接驳、休憩补给等便民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地。现场,非遗展示区与景区布展相得益彰,全方位向省内外旅客推介临沂文旅资源,让大家深入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夜幕降临,首发团游客来到水韵琅琊。在这里,灯光与水景相互映衬,古韵与现代活力交织。他们漫步其间,欣赏着沿岸的风景,感受着临沂独特的夜文化魅力,沉醉在这如梦似幻的夜色中。

为配合旅游列车开通,临沂重磅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惠民举措。一方面,面向游客发放1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助力游客畅游临沂;另一方面,设立800万元旅游团队专项奖励资金,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同时,联动全市126家文旅企业推出优惠政策,涵盖景区、酒店等多个领域,全力打造“列车+旅游+服务”多元模式,让游客下车即享一站式周边游便捷体验。

这个春天,这列满载着红色记忆与绿色希望的列车必将吸引更多人奔赴临沂,让更多游客感受“红色沂蒙 时尚临沂”的别样魅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芳玉

编辑:王玉婷

相关文章

  • 果然视频|内蒙古一景区道路被洪水冲断,当地:雨停了,路还在修

    7月26日,一名网友发视频称,内蒙古乌兰察布红石崖景区道路被洪水冲断,形成3米多宽缺口。2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联系当地一名商户得知,现在雨已经不下了,路还没修好。25日,内蒙古红石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曾发布关于临时关闭景区的通知,称受暴风雨天气影响,通往红石崖草原景区路段被洪水冲断。为保障广大 2025-07-27 14:45:00
  • 樊振东:体育不该沦为饭圈的战场,曾被陌生人闯入房间颠覆想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怀晓7月26日,2025乒超联赛第二阶段,为上海地产集团出战的奥运冠军樊振东再赢一场,取得单打十连胜。就在同一天,他又一次更新了社交媒体。樊振东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有些话藏在心里很久,只想说给真正热爱体育、尊重竞技的人听。一路走来,我始终把热爱当作信仰,也努力守护自己的人生。但那 2025-07-27 14:05:00
  • 甘肃一4A景区被曝收300元“天价过路费”,当地文旅部门:已下发整改函

    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三十三天石窟。 图片来源: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官网近日,甘肃一家4A级景区被指收取“天价过路费”,引发关注。对此,当地文旅部门作出回应。7月23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甘肃省张掖市马蹄寺至金塔寺的208县道和334乡道上,遭景区人员设卡收费,每人300元且不包含景点门票 2025-07-23 13:51:00
  • 古老那达慕 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2日电(记者魏婧宇)夏季的内蒙古草原,又进入了“那达慕季”。游客王女士从江西慕名而来,出了锡林浩特机场不是打车,而是骑上骏马“打马”前往那达慕会场,这让王女士激动不已:“来内蒙古就是为了骑马,没想到下了飞机就能体验到。”过去,牧民们骑着马、赶着勒勒车参加那达慕,如今游客们也骑乘“ 2025-07-22 15:55:00
  • 上海海洋水族馆近30年“老员工”元老级龙趸鱼离世,水族馆回应:平均寿命20年,已是“老寿星”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上海海洋水族馆的一条元老级巨型石斑洞穴龙趸离世,引发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与怀念。这条石斑鱼曾在馆内生活了近30年,是许多游客心中的“老员工”。水族馆方面回应称,龙趸在自然界的平均寿命通常在20年左右,这条龙趸的离世属于自然生命周期现象,已经是一位非常高寿的“老寿星”。上海海洋水族馆 2025-07-22 1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