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刻钟 尽享文化味 德州天衢新区创新基层治理“文化解法”
5月21日清晨7点30分,宋官屯街道大申社区广场已响起晨练的音乐声,太极拳教练马长存正带着30余名学员起势推掌。
隔壁城市书房里,早起的上班族正在扫码借阅最新上架的书籍。
1公里外的德百商圈党建联盟,党员商户李品萍正在带头进行晨间诵读,并写下当日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议题。
这些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市井与文艺的生活图景,正是德州天衢新区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圈”的生动注脚。
作为省委省政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全区以418平方公里为画布,用文化治理的笔墨,勾勒出了40万居民的幸福同心圆。

在这里,推窗见文化、移步享文明。
“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5月20日,一阵阵高亢悠扬的歌声从长河街道尚德社区传出,社区合唱队队员在练习《洪湖水浪打浪》。另一旁,书画室老人临摹的墨香未散,舞蹈房又响起了民族舞节奏。
针对社区居民强烈的学习需求,尚德社区以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创新推出“社区主理人”模式,通过招募有意愿有能力的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发展,提供文化、教育、科技等公益服务。

“我们社区内含5个活动室,周周有主题、月月有大赛,可满足70余人同时参加文化活动,相当于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大平台。”尚德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伟告诉记者。


不远处的康博社区,“戏曲长廊”飘出程派青衣的婉转唱腔,与之相邻的城市书房,五年级学生赵子轩正在查阅航天资料。
相隔两条街的德百奥莱广场西藏馆内,20多位居民围着唐卡传承人学习矿物颜料调配技艺。
“现在文化服务像便利店一样密集。”社区居民刘爱珍展示手机上的“文化云图”,126个文明实践站、7处城市书房在地图上星罗棋布。

这种便利源于天衢新区构建的“区-街-社”三级文化服务网络。
区级层面,制定专项小组牵头抓总,以镇(街、办)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配备文化设施、开设专业课程,确保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覆盖率100%;
街道层面,6个镇(街、办)突出“一街一品”,长河街道主打书香社区、宋官屯街道建设戏曲长廊、袁桥镇突出志愿服务……
社区层面,126个文明实践站实现个性化运营,例如尚德社区的“主理人+”模式已孵化出10支居民自管文化团队。

“注意笔锋提按,就像人生要有起承转合。”近日,十二里庄社区文化书院书法课上,72岁的退休教师张茂林正指导10岁的王乐乐运笔。
这间由旧办公室改造的书院,如今挂着“银龄学堂”“早教中心”两块牌子,课程表上既有智能手机培训,也有少儿编程入门。

这种代际融合的文化创新实践,在天衢新区已成为常态。
大申社区与商圈联姻打造的“24小时文化驿站”,白天是家庭主妇们的编织工坊,夜晚变身青年创客沙龙;星凯社区引入高校资源开设“跨代课堂”,让大学生教老人直播带货,老年人教孩子传统剪纸。
数据显示,仅3个月,全区社区书院已开设课程超2000课时,服务人群从3岁延伸至80岁。

此前,全区整合社区、学校、企业等资源,依托教育教学培训机构、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统筹用好各类公共文化空间、青年之家、城乡书房、农家书屋等场所,积极链接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大型商超、研学基地等场所资源,打造“公益性+市场化”开放式新时代文化书院。
“同时,我们还调研居民文化需求,对师资、课程和活动进行全方位整合,统一纳入社区管理综合平台,构建了‘引进-培训-留存’师资生态链,推出实践课堂、研学课堂、心理咨询课堂等10余种课堂模式,采取居民点单、书院接单、学员评单的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服务。”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文明办主任董运说,在文化书院建设过程中,他们注重全生命周期,聚焦“全域”和“全民”两个要素,努力推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叮!您预约的漆扇制作课已被接单。”5月15日,星凯社区居民李娟收到手机提醒。通过社区数字文化平台,她三天前下单的个性需求,经匹配由德州学院美术系志愿者团队认领。
“打开手机就能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还能查看社区活动通知和团购打折优惠信息,太方便了!”李娟感慨道。


社区数字文化平台大屏上跳动着当日数据:今日文化活动参与量1387人次,最热课程是VR党史体验,非遗直播观看量突破5000人。
社区创新“文化淘宝”模式,群众既可“淘课程”也能“拼创意”。下岗女工陈女士的编织作品经平台推广,接到外地订单;退休教师老周开设的物理启蒙课,吸引20多个家庭报名。


这个集纳了思想教育、文化项目、社区书院等8大模块的数字中枢,已归集文化数据20万条,为7000余名市民需求精准画像,实现了“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团队接单-多维评单”的闭环管理。
今年以来,天衢新区建设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文化服务为内核,积极推动文化社区数字智能平台,建成了思想教育引导、社区文化项目、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功能开放、文化书院学习五大数字化平台,形成了“思想教育数字化、文化供给精准化、便民服务智能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学习生态全民化”的文化治理新模式。
“文化社区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通过5G网络全域覆盖和智能终端深度应用,文化服务实现三大转变。服务半径从物理空间转向数字空间、资源配置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分析、参与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涛介绍。
眼下,天衢新区正以文化为针、创新为线,绣出基层治理的锦绣画卷。

数据显示,全区群众文化参与率从2019年的58%提升至83%,“文明天衢 乐享生活”已成为城市新名片。
在这片热土上,文化赋能的乘法效应持续释放,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大众新闻通讯员 刘潇 张小璐)
相关文章
- 海拉尔区参保人:7月1日起,门诊统筹待遇需要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一级公立机构及卫生室使用,海拉尔区三级医疗机构4家、二级医疗机构12家,一级公立医疗机构10家,卫生室7家(只报销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居民轻症两病,居民普通慢性病)。具体名单如下:来源: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医疗保险中心美编:边赛主编:鄂桂 2025-07-11 11:01:00
-
榆林青山路街道办事处:三社区接力“有害换有爱”垃圾分类新风尚落地生根
7月4日至7日,榆林青山路街道办事处紧扣“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主题,在常乐路社区、榆龙社区、福安社区接连开展“有害换有爱”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超80名居民带着各类有害垃圾踊跃参与,通过“展板宣讲+互动游戏+积分兑换”的多元形式,让有害垃圾分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社区注入绿色环保新活力。 各社区活 2025-07-11 09:12:00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徐壮)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在文化和旅游部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 2025-07-10 02:35:0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眼育人目标及学生发展需求,针对教育现状,深入探索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在资源开发、制度建设、师资培养、教育载体上下功夫,让学生厚植民族精神,努力成 2025-07-09 04:34:00
-
知名外媒报道:波场 TRON 以 WAGMI 赞助商身份亮相法国以太坊社区大会
近日,据 Benzinga、CryptoSlate 和 CryptoBriefing 等海外知名媒体报道,以太坊社区大会(EthCC)在法国戛纳盛大举行,波场 TRON 以 WAGMI 赞助商身份出席本次活动。作为由社区治理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波场 TRON 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及去中心化 2025-07-08 1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