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出门一刻钟 尽享文化味 德州天衢新区创新基层治理“文化解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7:33:00    

5月21日清晨7点30分,宋官屯街道大申社区广场已响起晨练的音乐声,太极拳教练马长存正带着30余名学员起势推掌。

隔壁城市书房里,早起的上班族正在扫码借阅最新上架的书籍。

1公里外的德百商圈党建联盟,党员商户李品萍正在带头进行晨间诵读,并写下当日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议题。

这些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市井与文艺的生活图景,正是德州天衢新区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圈”的生动注脚。

作为省委省政府擘画的四大省级新区之一,全区以418平方公里为画布,用文化治理的笔墨,勾勒出了40万居民的幸福同心圆。

在这里,推窗见文化、移步享文明。

“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5月20日,一阵阵高亢悠扬的歌声从长河街道尚德社区传出,社区合唱队队员在练习《洪湖水浪打浪》。另一旁,书画室老人临摹的墨香未散,舞蹈房又响起了民族舞节奏。

针对社区居民强烈的学习需求,尚德社区以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创新推出“社区主理人”模式,通过招募有意愿有能力的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发展,提供文化、教育、科技等公益服务。

“我们社区内含5个活动室,周周有主题、月月有大赛,可满足70余人同时参加文化活动,相当于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文化交流大平台。”尚德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伟告诉记者。

不远处的康博社区,“戏曲长廊”飘出程派青衣的婉转唱腔,与之相邻的城市书房,五年级学生赵子轩正在查阅航天资料。

相隔两条街的德百奥莱广场西藏馆内,20多位居民围着唐卡传承人学习矿物颜料调配技艺。

“现在文化服务像便利店一样密集。”社区居民刘爱珍展示手机上的“文化云图”,126个文明实践站、7处城市书房在地图上星罗棋布。

这种便利源于天衢新区构建的“区-街-社”三级文化服务网络。

区级层面,制定专项小组牵头抓总,以镇(街、办)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配备文化设施、开设专业课程,确保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覆盖率100%;

街道层面,6个镇(街、办)突出“一街一品”,长河街道主打书香社区、宋官屯街道建设戏曲长廊、袁桥镇突出志愿服务……

社区层面,126个文明实践站实现个性化运营,例如尚德社区的“主理人+”模式已孵化出10支居民自管文化团队。

“注意笔锋提按,就像人生要有起承转合。”近日,十二里庄社区文化书院书法课上,72岁的退休教师张茂林正指导10岁的王乐乐运笔。

这间由旧办公室改造的书院,如今挂着“银龄学堂”“早教中心”两块牌子,课程表上既有智能手机培训,也有少儿编程入门。

这种代际融合的文化创新实践,在天衢新区已成为常态。

大申社区与商圈联姻打造的“24小时文化驿站”,白天是家庭主妇们的编织工坊,夜晚变身青年创客沙龙;星凯社区引入高校资源开设“跨代课堂”,让大学生教老人直播带货,老年人教孩子传统剪纸。

数据显示,仅3个月,全区社区书院已开设课程超2000课时,服务人群从3岁延伸至80岁。

此前,全区整合社区、学校、企业等资源,依托教育教学培训机构、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统筹用好各类公共文化空间、青年之家、城乡书房、农家书屋等场所,积极链接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大型商超、研学基地等场所资源,打造“公益性+市场化”开放式新时代文化书院。

“同时,我们还调研居民文化需求,对师资、课程和活动进行全方位整合,统一纳入社区管理综合平台,构建了‘引进-培训-留存’师资生态链,推出实践课堂、研学课堂、心理咨询课堂等10余种课堂模式,采取居民点单、书院接单、学员评单的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服务。”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文明办主任董运说,在文化书院建设过程中,他们注重全生命周期,聚焦“全域”和“全民”两个要素,努力推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叮!您预约的漆扇制作课已被接单。”5月15日,星凯社区居民李娟收到手机提醒。通过社区数字文化平台,她三天前下单的个性需求,经匹配由德州学院美术系志愿者团队认领。

“打开手机就能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还能查看社区活动通知和团购打折优惠信息,太方便了!”李娟感慨道。

社区数字文化平台大屏上跳动着当日数据:今日文化活动参与量1387人次,最热课程是VR党史体验,非遗直播观看量突破5000人。

社区创新“文化淘宝”模式,群众既可“淘课程”也能“拼创意”。下岗女工陈女士的编织作品经平台推广,接到外地订单;退休教师老周开设的物理启蒙课,吸引20多个家庭报名。

这个集纳了思想教育、文化项目、社区书院等8大模块的数字中枢,已归集文化数据20万条,为7000余名市民需求精准画像,实现了“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团队接单-多维评单”的闭环管理。

今年以来,天衢新区建设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文化服务为内核,积极推动文化社区数字智能平台,建成了思想教育引导、社区文化项目、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功能开放、文化书院学习五大数字化平台,形成了“思想教育数字化、文化供给精准化、便民服务智能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学习生态全民化”的文化治理新模式。

“文化社区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通过5G网络全域覆盖和智能终端深度应用,文化服务实现三大转变。服务半径从物理空间转向数字空间、资源配置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分析、参与方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涛介绍。

眼下,天衢新区正以文化为针、创新为线,绣出基层治理的锦绣画卷。

数据显示,全区群众文化参与率从2019年的58%提升至83%,“文明天衢 乐享生活”已成为城市新名片。

在这片热土上,文化赋能的乘法效应持续释放,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大众新闻通讯员 刘潇 张小璐)

相关文章

  • 出门一刻钟 尽享文化味 德州天衢新区创新基层治理“文化解法”

    5月21日清晨7点30分,宋官屯街道大申社区广场已响起晨练的音乐声,太极拳教练马长存正带着30余名学员起势推掌。隔壁城市书房里,早起的上班族正在扫码借阅最新上架的书籍。1公里外的德百商圈党建联盟,党员商户李品萍正在带头进行晨间诵读,并写下当日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议题。这些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市井与文艺的 2025-05-24 17:33:00
  •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表彰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部署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以榜样力量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道德模范,率先垂范敬老让贤,对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弘扬道德模范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作出一系列重 2025-05-23 19:32:00
  • 让“走出去”的咖啡更具中国味

    近日,在英国伦敦咖啡节上,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同时举办。期间,15家中国本土品牌咖啡首次亮相,在“遇见中国”专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和游客展示我国咖啡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我国咖啡行业实现华丽转身,这也是我国文化品牌与产业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10年前,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 2025-05-23 06:34:00
  • 旗袍之都,何以沈阳?这是我们的五个回答

    旗袍之都,何以沈阳?这是我们的五个回答这里有悠久的文脉传承从1636年的沈阳城走来,穿越了近四百年的岁月,旗袍,氤氲了岁月,仍旧绽放璀璨光华,也让一座城市因为这独特的服装,显示了独特的品味——典雅、时尚、活力。旗袍之都,何以沈阳?因为这座城市有着悠久历史文脉传承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厚重的历 2025-05-22 16:32:00
  • 首页/看雄安最高千万元级投资!这一创业营在雄安开营

    (记者康晓博)5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活动专题活动——2025年“创青春”大赛(河北赛区)暨“创青春·雄安青智汇”创业营在雄安新区正式开营。据了解,本次活动汇集京津冀青年创新创业力量,通过主题会议、导师聘任、政策宣讲、项目孵化等形式,为青年到雄安创业提供“一站式 2025-05-22 16:05:00